第4部分(2 / 4)

萬事開頭難。許光達受命組建新中國的裝甲兵總部機關時,手下只有十幾個人,沒有辦公地點,住在北京前門外的一家小旅館裡。當時,整個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裡坦克數量很少,並且都是從國民黨軍隊手中繳獲來的,技術人員也大都是國民黨軍隊的留用人員。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把裝甲兵部隊迅速搞起來呢?這是擺在許光達面前的一項艱鉅工作。

他沒有畏難,他把各軍區的坦克部隊的領導找來,徹夜長談,反覆研究,從中找出兩個急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一是整編現有的坦克部隊,實行全軍統一編制;二是立即著手培訓幹部。

創業是艱難的。雖說四個野戰軍各有一支裝備陳舊、車輛極少的坦克大隊,但要建成一支統一的、能適應現代戰爭需要的新兵種,困難確實太多,甚至難到連個領導機關都沒有。正是在這種基礎上,許光達開始了他的創業歷程。

首先,經中央軍委批准,許光達把原各軍區的坦克大隊集中起來,整編為3個戰車師,並陸續新組建3個坦克團,許光達滿懷信心地展開了工作。1950年9月,在許光達的籌措和努力下,裝甲兵司令部領導機關成立。10月,許光達在給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的報告中,提出計劃在三年內建立一支擁有1000輛坦克的摩托裝甲部隊。

具體地說,就是要組建11個坦克旅,每個軍區建立坦克兵司令部,建立3箇中心修理基地(工廠),3箇中心倉庫,1個坦克學校,1個坦克訓練基地。

許光達親自下到部隊搞調查研究,查閱大量的蘇軍資料,並組織研究制定了坦克師、獨立坦克團及獨立坦克營三種編制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逐步建立和健全了裝甲兵司令部領導機關。與此同時,許光達報經中央軍委批准,把原有的坦克和從蘇聯新引進的部分坦克和自行火炮,重新編組了3個坦克師,2個機械化師和40多個步兵師屬坦克自行火炮團,從而初步形成了裝甲兵部隊體系。

1950年10月中旬,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1951年1月,許光達親自組織坦克部隊加入到抗美援朝的戰爭行列中。他對作戰部隊的戰場集結、作戰使用以及技術保障等等作了充分的考慮和同密的佈置。1951年4月,為了解和研究裝甲部隊的作戰使用及戰場技術保障情況,許光達又親自奔赴朝鮮戰場,進行實地考察,使得新中國弱小的裝甲兵部隊在朝鮮戰場上得到鍛鍊和考驗。

創辦學校,培養人才,是許光達在裝甲兵部隊建設中的一項主要工作。1951年9月1日,在許光達的努力下,第一戰車學校正式成立,兩年後這所學校改稱為第一坦克學校,校址在天津。建校之時,從校址的選定,裝置的購置,教師的配備,到課程的設定,無不凝結著許光達的心血和汗水。

1952年5月,許光達又以步兵第184師師直機關、坦克第521團等部合編,在北京設立了第二戰車學校。學校下轄4個學員大隊,1個教練大隊。全校共有工作人員1000多人。爾後,許光達又籌備組建了第三、第四、第五坦克學校。1952年9月1日,在第一戰車學校成立1週年之際,許光達到校講話,充分肯定了學校的成績,同時特別指出培養出的學員要達到“思想意識健康,服從組織,遵守紀律;勇敢,頑強,艱苦樸素,有朝氣,有學識,有技術,工作稱職。”

許光達給當時的坦克學校制訂了校風規則:

勇敢頑強的戰鬥作風;

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

虛心鑽研的學習作風。

多年來,裝甲兵諸多學校始終以許光達制訂的這4條為辦學方針。

1955年9月,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由於他在革命戰爭中的功績,他還被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氧1959年9月,許光達又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仍主管裝甲兵部隊的工作。

裝甲兵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兵種,而當時我軍幹部的技術知識和經驗都很缺乏。許光達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向部隊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口號:

“沒有技術就沒有裝甲部隊。”

這個口號抓住了我軍裝甲兵建設的核心。許光達不僅號召裝甲兵的所有幹部都要學習掌握坦克技術,而且身體力行,親自帶頭學習坦克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深刻地指出:我國的裝甲兵部隊和其他兄弟兵種比較起來,還很年輕,無論在學術理論和實踐經驗方面都還很差,必須繼續認真學習世界其他國家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