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希望能入主鎌倉,但問題在於,鎌倉的所有者目前是北條氏綱。北條氏綱本來希望能在古河與小弓之間的爭奪中保持中立,但他發現真裡谷武田氏與裡見家的勢力在江戶灣迅速擴張,這就使得北條家與小弓公方的一戰不可避免。天文三年(1534),真裡谷武田家家督武田勝保病死,其子武田信隆和武田信應為爭奪家督之位兄弟相殘,小弓公方是武田信應的支持者,而北條氏綱則在這一次插手武田的內亂,支援信隆。於是,真裡谷武田家的內亂成為關東大戰的導火線。值得一提的是,本來與北條有盟約的裡見家也突然譭棄盟約,加入小弓一方,北條家不得不應付聯軍的進攻。
天文七年(1538)十月,雙方終於展開決戰,裡見義堯、足利義明和武田信應聯軍約一萬人進駐國府臺城,威脅武藏。而北條氏綱則從盟友古河公方足利義晴處取得*狀,獲得了大義的名分。北條氏綱派嫡子氏康率軍二萬,進駐江戶城。國府臺合戰開始。
十月七日,小弓軍的椎津隼人佑向國府臺北的松戶臺移動,足利義明作為主將則從國府臺正面出擊,他對自己的武勇非常有自信。北條軍則渡過淺草川、中川,在松戶臺對面的金町佈陣。足利義明的算盤是,當北條軍突擊到松戶臺和國府臺中間時,由椎津隼人佑和他的本陣進行夾擊,但是北條軍的行動卻出乎他的意料。北條氏綱從金町過河,首先攻擊在松戶臺的椎津隼人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