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政將阿市和女兒送出城外後,決定頑抗到底。
山下的小丸和京極丸陷落,淺井久政切腹。次日,小谷城本丸陷落,淺井長政和赤尾清綱自殺。淺井長政的年僅十歲的長子並非阿市所生,被處以磔刑。淺井家滅亡。
信長曾經對淺井長政寄託了很大的希望,認為他是能幫助自己平定亂世的助手,阿市和長政的婚姻雖然是政治婚姻,但也有信長對“近江之鷹”的欣賞和信任的成分在內。但這隻近江之鷹卻在父親和家臣的脅持下走上了和信長敵對的道路。從小失去母愛、面臨眾叛親離局面的信長又一次被自己的妹夫出賣,他的失望和怨恨可想而知。第二年新春,在新年宴會上,織田家的群臣雲集岐阜,恭賀新春。信長在席上拿出了各種精美的食物和華麗的器具,席間有兩件器具讓所有的人驚訝之餘還有點反胃:信長將朝倉義景、淺井久政、淺井長政三人的頭骨漆上金漆,當做酒具,盛滿酒遍請諸將。這些在戰場上血腥殺戮的猛將也不禁覺得毛骨悚然。
歷史上,以敵人的頭顱為器具的典故比比皆是。中國春秋末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聯合滅掉智氏。趙襄子無恤把他最痛恨的敵人智伯的腦袋當成了夜壺。不知道趙襄子對著人腦袋是不是能尿得出來,反正信長對著三個腦袋是不會喝不下酒的。他反而得意洋洋地向人宣揚他的獨特的暴力美學。在這個亂世之中,信長獨特的生活經歷養成了他乖戾暴躁的脾氣,而他最終也死在他的性格上。
五、長筱合戰(上)
元龜四年(1573)七月二十八日,日本朝廷決定根據織田信長的意見進行改元,當時,信長只是一個小小的彈正忠,但天皇卻給了他面子,連年號的選擇權都交給了他。信長在幾個年號之中,挑選了“天正”這個名字。天正在中國歷史上也曾多次使用:南朝的梁豫章王蕭棟、武陵王蕭紀都用過。有人說這一詞出自《老子》:“躁勝寒,淨勝熱,清淨為天下正。”在經歷了倒黴而又紛亂的“元龜”以後,信長的確很希望“清淨”。另外《周易集解》中也有一句:“甲子天正之位而乾元所始也。”看來,天正改元,也應該寄託著一種新的希望。
改元的確意味著一種轉變。在改元之前,武田信玄死了。接著,朝倉和淺井相繼覆滅。足利義昭被放逐則標誌著室町幕府時代的結束。一個嶄新的時代到來了。
天正元年(1573)九月,結束近江越前戰事的信長騰出手來南攻伊勢長島,準備一舉解決這裡的一向一揆。進攻的效果令人沮喪,在長達一個月的戰事中,只取得不多的成果。十月二十五日,信長引軍退回,在多藝山中遭遇埋伏,一陣嘈雜的鐵炮聲響中,信長的軍隊損失慘重,林秀貞之子林新二郎陣亡。幸好一陣大雨澆熄了鐵炮,拯救了織田軍,使他們得以狼狽逃跑。一向一揆游擊戰的威力又一次讓信長吃了苦頭。
霸王之章(9)
氣急敗壞的信長對長島一向一揆埋下了深深仇恨的種子。他決心給長島的那群佛教徒一點顏色看看。此時,十一月,有位“謀反愛好者”又在蠢蠢欲動。松永久秀又一次呼應了足利義昭。而信長一到,這位識時務的大爺很快又投降,信長啼笑皆非地又跟往常一樣饒了這位“謀反症”患者。不過鬆永久秀的哥們三好義繼就沒那麼好運氣,他配合松永久秀謀反,卻得不到家臣多羅尾左近、池田丹後守等人的支援,當織田軍一擁而入的時候,這位被松永久秀玩弄於股掌之上的悲劇人物只好切腹自殺了。
近畿又一次安定下來,一切似乎都向著對信長有利的方向發展。改元似乎真是轉運的開始。然而,天正二年(1574)正月,當人骨酒杯的鬧劇剛剛結束。一個個壞訊息又接踵而至。首先是越前一向一揆蜂起,前波吉繼被殺。信長只好派出羽柴秀吉、武藤宗右衛門、丹羽長秀、不破光治等一群大將前往征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甲斐武田氏又於正月二十七日侵入岩村城,隨後攻入美濃包圍明智城。二月五日,信長出兵,明智城因為內奸投誠武田軍而陷落。信長在高野進行普請(修築),保證防禦後於二十四日返回岐阜。
甲斐武田家一直是信長的一塊心病。自從元龜四年武田信玄在上洛途中死去以後,武田家相對安靜了一段時間。但是,武田家上洛之戰的失敗只是因為武田信玄本人的原因,武田家的整體實力,包括他的領地、軍隊、人才一無損失,損失的僅僅是一個甲斐的有能力的統治者。武田信玄上洛的時候身體素質很差,他早早做好了繼承人的準備。這與今川義元死後,今川家日薄西山、德川乘機自樹一幟的情況大有不同。武田家仍然是一支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