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1 / 4)

小說:日本戰國史 作者:千頃寒

上,新宮黨的存在已經使尼子晴久時刻感到鋒芒在背,大有不除不快之想法。所以,這一次的清洗恐怕更多的是因為尼子晴久為了整肅領地、收回權力。此後,尼子家就可以直接控制出雲的砂鐵產地,也可以介入出雲最大的經濟來源——塩冶的水執行業,對於尼子家的經濟而言是一大利好訊息。

魂系月山富田(8)

不過清洗新宮黨也直接削弱了尼子家的實力。新宮黨原本是尼子家攻城略地的主要力量,現在失去了這一主要力量也意味著自殘肢體。弘治三年(1557),大內家滅亡,大內的領地大部分落入毛利元就手中,與尼子家有宿怨的毛利元就很快就調過頭來攻打尼子家。雙方首先爭奪的焦點在石見國。石見國有一座著名的石見銀山,石見銀山是戰國時代至江戶幕府前期最大的銀礦山。天文二年(1533),隨著從海外引進鍛冶銀的灰吹法,石見銀山的生產效率有了進一步提高,可以說,石見銀山是中國地區的一大財源,當初大內氏和尼子氏也在這一地區反覆爭奪。弘治二年(1556),尼子家趁大內氏走向滅亡之機,出兵佔領了石見銀山,並任命本城常光為把守石見銀山的山吹城主。毛利元就當然也意識到了這個銀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永祿二年(1559),毛利元就出兵攻打山吹城,但是卻被城將本城常光挫敗,未能成功。

永祿三年(1560),尼子晴久因急病在月山富田死亡,尼子家的政治生命也進入了尾聲。

尼子晴久死於尼子與毛利爭奪的敏感時刻,於是家臣秘不發喪,將他秘密安葬在月山富田城中,同時立尼子義久為家督。但是,尼子家內部的變故仍然為毛利元就所得知。永祿五年(1562),毛利元就成功策反了山吹城主本城常光,獲得了石見銀山的支配權,接著就攻克了石見和出雲邊境的刺賀巖山城,出雲國的防線被突破。

圍繞月山富田城,尼子家構築了一道被稱為“尼子十旗”的防禦線,由白鹿、神西、高瀨、大西、三刀屋、熊野、牛尾、三沢、馬木、赤穴十座支城組成。城主為當地的豪族。出雲邊境被突破導致出雲西部將直接面臨毛利的侵犯。永祿六年(1563),白鹿、熊野兩城相繼陷落。永祿七年(1564),隨著伯耆國江美城的陷落,尼子家糧道已斷。第二年,毛利元就的軍隊已經打到了月山富田城下,城中缺糧,士氣漸漸低落。而此時,尼子義久又中了毛利元就的離間之計,他聽信大與三衛門的讒言,殺死了重臣宇山久兼,這一冤案導致家臣更為失望,於是,尼子家陷入了大崩盤的境地。永祿九年(1567)十一月,尼子義久開城投降,被送往安藝幽禁,尼子家滅亡。

五、再興之夢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雄霸中國地區的尼子家雖然滅亡了,但是仍然有人為恢復尼子家的事業而孜孜努力著。尼子家的再興大業就係於此一人身之上。這個人的名字叫山中幸盛,當然,他另外一個名字可能更有名些——山中鹿介(或稱鹿之介)。

山中氏是尼子家的支流。山中幸盛自幼就習武,10歲能開弓,13歲就取得了敵人的首級。曾經戰勝了菊池音八、高野監物和品川大膳等數員猛將,因此以武勇而在文學作品中被列為“尼子十勇士”之一,人稱“山陰的麒麟兒”。他的標誌性裝束就是頭上的三日月鹿角盔。

永祿九年(1567),尼子義久出降,尼子家的滅亡使忠臣山中幸盛憤慨不已,他發誓要復興主家。傳說他曾對著自己的三日月鹿角盔發誓:“願經歷七難八苦,也要完成復興大業。”於是,山中幸盛開始了一次又一次鍥而不捨的復興嘗試。

永祿十一年(1568),山中幸盛在寺院中找到了當年新宮黨黨首尼子國久的孫子尼子勝久,於是,他把勝久作為尼子復興的旗幟,以他為號召召集尼子家的舊臣。立原久綱、橫道正光、三刀屋藏人、遠藤甚九郎等尼子舊臣很快集合成一支尼子遺臣團。他們在海賊奈佐日本之介的幫助下,過海前往孤懸海上的隱岐國,投靠隱岐的豪族隱岐為清。在隱岐為清的幫助下,永祿十二年(1569),尼子遺臣團佔據了出雲國海邊的忠山,出雲國的尼子遺臣聽說這一訊息以後紛紛來歸。尼子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克了新宮城,士氣大振。毛利家聞訊,就把出兵北九州的毛利家主力招回,毛利輝元和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三人協力率領13000多人的大軍從石見攻向出雲國。尼子一方山中幸盛在布部山一帶依靠優勢地形佈陣,總人數為6800餘人。戰役開始,尼子家憑藉居高臨下的優勢,竟然把兵力更勝一籌的毛利軍壓制住了。但吉川元春以當地居民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