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3 / 4)

小說:唐醫泡段(完結) 作者:兩塊

是各自上表大唐大皇帝,中心思想就是一個,只要大唐承認他們,以後他們把大唐當爹。不是假的那種陽奉陰違式的,而是當親爹。順便還把前政權的一些不軌事蹟報了上來,表明自己跟大唐是一邊的,他們是在為大唐除了害了。

連段斷都不能不說這些棒子們真是很不要臉,反叛輸了,還能想出這更不要臉的辦法來,果然人至賤而無敵了。

李治把人的降表和那些報告扔給了半島前主們,啥也不說,你們自己看看吧但表情很能說明問題了,朕這麼真心的待你們,合著這些年,你們就是這麼對待朕的?

在京的那些大王們看完了,當然不幹了,先賭咒發誓的說這些全是子虛烏有,他們亂臣賊子,人人得以誅子;等看到李治略緩和一點有臉色,就慢慢的再說起對新政權的確立上了。

大王們心裡有個共同的心聲,‘憑什麼’

可想想他們到長安之後的日子,他們也看明白了,大唐根本就沒有幫自己的打算,所以想回去當土皇帝,人家才不支援呢。

現在看看那些人的降表,還有構陷自己的報告,當然也有些不是構陷。但本著,我得不到,你們這些亂臣賊子們也別想的宗旨,這幾家本來是世仇的大王們湊一塊,得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直接請求大唐把三地併入大唐版圖,他們願在長安終老。

這些人雖然逃離本土,可人家是正經的法人代表,手上都有正兒八經的傳國玉璽。人家籤的東西才有法律效應不是。所以人都說了,他們把國土捐了,大唐再不管就說不過去了。簽了兼併合同,李治揮軍北上,一舉拿下三地,亂臣賊子們束手就擒,不束手還真沒法子,騎虎難下不是。

半島正式更名為琅玡郡,算是恢復了漢時的地名了。當初逃到大唐的人還不樂意回去了,好不容易安定了,地是自己的,房子也是自己的,不再是賤民身份,誰回去才是犯賤呢。於是大唐又一次大規模的遷移運動,半島算是徹底姓唐了。

突厥那頭也不是沒想過趁火打劫,不過被地雷陣給嚇著了,不過人家也是馬背上的民族,幾輩子以戰養戰,都是天生的戰略家。很快發現這地雷陣好像是一次性的,炸完了就沒了,可他們真沒多少人經得起這麼消耗,所以先趕著搶來的奴隸先過去,沒事了,他們再派軍隊。

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大唐版的地雷陣屬於‘人工智慧’,當然是自動系統他們沒開發出來。奴隸過去沒事,戰馬一動就炸。而且一炸就是血肉橫飛,讓後頭的人膽戰心驚。想硬著頭皮再闖一下,結果前頭還有一波。

想法子買通細作去探清虛實,但這屬於大唐最高機密,誰有本事捱到李治身邊去打聽?知道的都是皮毛,於是也就老實了,也明白了,半島是大唐看準的肉,別指望了。想想也就別再打主意了,決心去禍禍外圍去,不碰大唐這頭了。

段斷在京裡哈哈大笑,沒想到《地雷戰》還真是軍事教材片,太有教育意義了,還從唐依那兒把毛爺爺的遊擊十六字箴言給套出去拿給了李治。

半島戰事是了了,可是事情卻遠遠沒有結束,那句話咋說的,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半島是打下來了,半島咋管,朝臣們開始有了不同的意見。

當然要開朝會來商議,段斷也被叫了過去,段斷還是挺高興的,雖然已經是永徵十年末了,可還是比預想的快,他是餘有榮焉的,難得一次喜氣洋洋的來參加朝會。

結果越聽越不對,弄了半天,開朝會是為了瓜分戰爭成果,武將以李績為代表,表示有功之臣要賞,要有功臣田,要加官進爵;

而文臣們卻說這是朝堂通力合作之下的成果,沒有戶部,你們也各餓死,凍死。沒有朝庭的周旋,他們能勝得這麼輕而易舉嗎?再說也沒打硬仗,雖有滅國之舉,可是這能是軍方的成果嗎?

一時間吵個不停,段斷真是一臉菜色,一早的好心情一下子消失以盡。

“清揚,平時就像話多,今天怎麼不說話?”李治終於開口了,他又把段斷當沖天炮了,而這回段斷卻想當回沖天炮了。

“臣屬戶部,臣請陛下恩准,琅玡郡免稅三年,讓移民能休養生息。”

“準了,朕也這麼想,千里迢迢的遷移過去,當然得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李治點頭,可算是聽到幾句有營養的話了。

“臣啟陛下,第二件事是請陛下開恩,免除原琅玡郡所屬賤籍,按大唐子民般分得所屬土地。”段斷想想再奏。

李治沉吟了一下,明白段斷的用心,留在大唐開荒的畢竟只是一部分,大部分貧民還留在本土之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