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2 / 4)

小說:唐醫泡段(完結) 作者:兩塊

真的做不來。

回家憋了幾天,和唐依商量來商量去,最後連住在他們家的靜慧都不得安寧,最後他還是上了辭謝摺子,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唸了出來。

“你真的不去?那可是升官了”李治真的服了段斷了,半島的新郡守,相當於三國總大王,說是封疆大吏是一點也不為過的。而且因為是新領地,朝庭會給很多的便利,職權甚至超過某些王爺的。

“臣從來就沒跟您要過官臣只做自己能做的,做得了的,郡守臣做不了,臣去了,只能好心辦壞事。政事不是好心就能做的,而心軟是絕對不能做的。臣不是政治家,臣狠不心來。”段斷很慷慨激昂的說道。

“不是怕事?”李治信他才怪,又不是才認識的。

“是,是怕事,正是因為怕事,臣才不做,不敢做。臣不能為了別人的眼光,把國家大事義氣用事。這責任臣擔不起。”段斷說得擲地有聲,就好像他真的是一腔為國為民。

人家也不是真的要把他推到了郡守的位置上,畢竟就算是李治說的,那職權太大,不是各方勢力能輕易放棄的,把段斷推出來,也知道,別人也不會真的讓段斷上位罷了。順便也能看看段斷的好戲,沒想到讓段斷又演了一出,就好像他是屈原、伍子胥了。

段斷這麼一鬧,這讓他們怎麼往下接?就算是拿到了,幹好了,是段斷讓賢的,慧眼識珠;幹不好,得還不如讓那心軟的段斷來幹,至少人家不惹事。真是讓一群人吐血,現在琅玡郡守一職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芋,沒人敢接了。

結果大家還沒想好說啥,結果段斷同志又上了一個摺子,一共二十大條,兩百細則。意思很明確,雖然段斷自己不能勝任郡守的工作,但是他覺得自己很勝任擔任挑錯的工作,所以他制定了這些條款,全是考驗新官的。

現在滿朝文武真吐血了,開始恨那推薦段斷的那位了,誰把這位惹出來的?這回真沒法幹了,兩百條細則,真的全做到了,那麼幹得好與壞都與乾的人無關了,全是段斷的方略。

李治頭都大了,從來沒覺得段斷這麼惹人厭過,氣乎乎的直接說道,“你不是說你願意當那個挑錯的工作嗎?監查御史倒是挺適合你的,你就去當御史吧”

結果段斷也是有準備的,他說現在御史大夫幹得挺好的,不用換人了,再說他對百官的隱私不感興趣。話說完了,御史大夫氣暈了,弄了半天自己就關注人家隱私的那點破事了。段斷一句話把御史臺的人得罪了個乾淨。

這位還不自知,他正躊躇滿志的建議建立一個新的部門,‘國家統計局’直屬皇帝一人,只負責統計各部的金錢流水,每年有多少國家撥款,使用情況,還有就是官員的收入與支出。

他說得十分大聲,說白了,他除了種地之外,最會做的就是算賬了,所以算賬,查賬,才是他能做得最好的事,也是陛下懸在各部與朝臣頭上的天子之劍。在他看來,什麼都是假的,數字最實在,他要用數字說明一切問題。

其實唐依跟他說的是國家審計局,結果段斷卻說,審計一聽就是查人的,太咄咄逼人了,還是統計局比較溫和。唐依真不好意思跟他說,國民黨時代,臭名昭著的中統、軍統這倆特務機關可掛的都是‘統計局’的牌子。

李治與朝臣們一齊傻眼,他們都沒想到段斷會來這麼一手,這個是不是太那啥了,‘千里為官只為錢’。你段斷不要錢,不代表別人不要錢,你辦一個統計局,監察各部和官員,就算是他還是四品,卻不得不說,他便成為天下除皇帝之外最有權勢的人。

李治沒回話,全體朝臣集體保持了沉黙,因為這個還真的沒法支援。誰都害怕背後有雙眼睛,而這雙眼睛還是那油鹽不進的。這讓誰能睡著著覺?就算不貪錢了,你還查部裡賬,這個誰能說得清楚?多一分少一分的,萬一被捻到錯了,他們還怎麼升官?這是一個人的事嗎?

李治也不樂意,他是政治家,他深知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那是帝王的平衡之道,你弄得清如水、明如鏡的,朝政怎麼弄?官員怎麼平衡?頭疼啊

回頭告訴武MM時,武MM當時也愣住了,想了想,“陛下何不答應他?”

“你傻了,他敢這麼說,實際上就是不想讓朕答應。”李治還是比較瞭解段斷的,段斷說了那些話並沒有把李治唬住,李治了解段斷所做的就是想退出來,把餅畫得大大的,讓自己和朝臣都嚇到,他自己便好脫身了。

李治頓了頓,搖搖頭,順便也把自己的顧慮一說,“再說,朕怎麼可能再建立一個部門駕臨各部之上,這不是擺明了自己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