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O章 關於書
小正太們倒是很喜歡聽紅樓夢的,也是因為唐依準備工作做得足,也不會依書直說,看一行,能說老半天,李弘和小胖子認字不多,聽得唐依清冷的性子能親親熱熱的抱著他們說故事,本身就是大大的感動,至於說故事聽不聽得明白,那就天知道了。
小四卻不同,小四畢竟八歲了,永徵四年的事他也看在眼裡,家裡雖然母親當家,可是也是有姨娘、有丫頭、婆子、小廝的,自然對深宅大院的故事一點也覺得陌生,聽唐依說故事,他會與家中對比,一邊感嘆故事,一邊慶幸自己家裡的安生和睦。
感動完了,也不甘於每日聽唐依說了,直接問唐依要了書回房看,碰到來跟唐依聊天的母親高陽公主也順便一說。
高陽、李淑、李雪雁知道唐依最近忙著教孩子,也不常過來,但也因為習慣了,倒是隔幾天也會過來看看唐依的笑話,主要是這三人都太閒。
李雪雁是因為真的和‘鄉下幹部’的感情不錯,再加上與西藏人接觸久了,倒是習慣了人家直來直去質樸的性子,於是朝中那些能配得起她的男子,她一個也看不上了。
於是整天就跟同樣沒孩子的李淑混在一處,看看高陽和唐依為孩子打嘴巴官司,也把小胖子當個玩藝逗個樂,於是把段家的莊子當成玩樂的去處,幾天不來還真的不習慣。
聽房小四跟高陽說起《紅樓夢》,李淑和雪雁也就上了心,讓唐依拿出來看看,三個半老徐娘把頭湊一塊兒,看了個開頭就把書拍在桌上了,質問唐依有這麼好的故事不早點寫出來,等到現在方才拿出來,太不像話了。
唐依能說啥,告訴他們,如果不是為了李弘,她才不屑做文壇大盜呢,盜取人家的智慧對她這樣的人來說是很可恥的事,但這話怎麼說?
但她也真不慣說謊,忙說他們家鄉一位叫曹雪芹的大師所寫,因為孩子們想聽,才轉述出來,但是自己的文采與那位大師相比就是雲泥之別,順便還背了幾句海棠詩,當然她就記得那幾句。
雪雁和李淑都是才智過人之人,一聽便知唐依說的是實話,因為唐依的確在詩詞歌賦上很不在行,這樣的句子唐依一輩子也不可能寫得出來,於是相信了唐依的話,但更加神往起來,什麼樣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故事,對唐依所說書中她記不起來的那海量的詩句更加扼腕長嘆,恨不得造出飛船去他們的家鄉把原書找出來才好,唐依也扼腕,能造出飛船還等你們,他們自己就先去找曹公要那後四十回了。
高陽可沒雪雁他們那麼熱愛文藝,她現在是商人,趁著他們聊詩句時,這位趕緊看書,腦子動得飛快,趁他們扼腕的功夫,她直接說道,“我去把這書印出來,你們就不用搶了。”
話說完了,把唐依嚇了一跳,高陽也太強了吧,這樣也成?不過話說回來,難道大唐沒有個審批制度什麼的?這樣的書不送審,想印就印?
高陽和李淑都白了她一眼,誰也懶得跟她解釋什麼,轉頭就直接跟高陽說,快點印,印好了,直接送到他們家去。
唐依想想也是,印刷廠才開幾天,先印的都是官家要用的東西,什麼《大唐律》、《千字文》、《論語》、《五經四注》……這些經典還用審批?連一個字都不敢改,還有什麼可審的。
因為全國就這麼一家印刷廠,就算是日夜不停的趕工,也達不到全國人民的需要,特別是李治推廣了掃盲班制度之後,這些書需求量巨大,而周邊那些小國也都來下單,高陽和李淑這些股東總算過了一把‘數錢數到手抽筋’的癮頭。
雖說是這樣,她還真不敢擴大再生產,偷偷的問過李治的意思,要不要我把技術交給內務府,大頭讓內務府來賺,我們自己做點小生意就成了。
李治看著自己的姐姐笑了半天,感嘆道:“朕就讓你們這麼不放心,安心賺錢吧,這是於國有利之事,朕不攔著。”
但房二還是老實的送了四成的利潤給內務府,自己佔兩成,李淑,唐依,武MM,李雪雁各佔一成,寫好了分成的協意,各家再出些本錢,才又開了一家更大的,還採用段斷的建議,用水車當動力,這樣印刷速度會快很多。
因為現在皇家佔了一半了,高陽還會怕誰?膽子不要太大好不。唐依看看這幾位公主的氣勢,也知道自己就是多此一問,摸著鼻子當自己透明的。
於是《紅樓夢》就要開版印刷了,李淑和雪雁還真是精益求精,聽唐依說了,覺得就這麼印出來,就是暴殮天物,於是讓敏之和竇駙馬配合著書中的人物,硬是配上詩句,唐依和段斷只能嘆為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