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1 / 4)

另外一件值得他們高興的,就是自打十幾天前向轄下各郡出招賢告示後,這幾天已經陸續有人前來應徵,而且是文武都有,其中比較有名的武將之中有鞠義、鮮于輔和閻柔三人。

雖然鞠義的武功可能不如顏良、文丑和張頜等人,但他領兵打仗的本事老劉可知道,絕對在這幾人之上,因此馬上被老劉任命為輕騎兵的領,而文丑則繼續擔任老劉的親衛隊長,好在文丑也不是爭強好勝之人,對老劉的話從來都是言聽計從,而且擔任親衛隊長也用不著像擔任輕騎兵領時那樣,每天都要為各種瑣事操心,所以文丑是樂顛顛的把輕騎兵領的大印交給了鞠義,自己回去接著給老劉當親衛隊長。

鞠義剛到老劉軍中便得以擔當如此重任,對老劉也是感激不盡,把自己的才能都揮出來了,輕騎兵有了他的率領,果然大事小事都處理的非常得當,令戲志才等人都對老劉的識人本領佩服不已。

至於鮮于輔和閻柔,老劉對他們也不陌生,知道他們二人都是善於與外族打交道之人,因此把他們二人分別派往代郡和遼西,代郡的鮮于輔先跟著那裡的都尉關羽學習,將來好把關羽替換回來,跟在自己的身邊,而閻柔則直接去遼西擔任都尉,原來老劉是打算把呂曠派過去擔任這一職務的,但現在呂曠還跟著史阿帶領那支輕騎兵在上谷周圍遊弋呢,一時半會兒的還過不來,只好先讓閻柔前去擔任,況且閻柔的能力應該說是在呂曠之上的。

前來應徵的文人多一些,其中比較出名的,有魏攸、嚴綱、關靖、田楷和單經幾人,這幾人老劉也都聽說過,雖然比不上自己手下的那些大才,但也都是政務上的高手,將來在自己手下擔任一郡的太守都不成問題,因此老劉便把他們分別派到眼下荀攸、田豐、陳宮等人任職的上谷、遼東、昌黎郡中,先跟著他們鍛鍊一下,等時機成熟了,他們就可以擔任各郡的太守之職,而把老劉好不容易找來的那些高參都解放出來,跟在老劉的左右,也好為老劉將來的大業出謀劃策。

為了長久解決幽州的人才問題,老劉在和戲志才商量之後,決定在薊縣建立一所書院,名字就叫幽州書院,先聘請一直賦閒在家的自己恩師盧植來擔任院長之職,如果老師來不了就由老劉自己先兼著。

然後再聘請一些名士大儒來書院擔任老師,而且書院之中不僅僅是教授四書五經,還要教算術、老劉明的拼音、為官之道、經濟學等等,至於書院招收的學生物件,只要是願意來上學的年輕人和少年,能透過書院面試的,都可以成為書院的學生,一旦進入書院,學生就不用再交任何費用,一切費用都由幽州刺史府負責,同時在透過書院的畢業考試後,刺史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負責安排學生到幽州屬下的郡縣官府中任職。

目前幽州突騎營的訓練也已經大有成效,尤其是為他們的馬匹配備了馬鞍馬鐙之後,令本來就善於騎射的烏桓騎兵更有了施展本領的機會,只是他們的木製弓畢竟射程有限,因此蹋頓和赤延都要求老劉給他們也配備連弩,這就讓老劉犯了難,目前連弩的製造在加班加點的進行,但畢竟這是老劉的高度機密,所以能夠製造連弩的

,只有馬均和他手下的幾十名工匠,每天即使不幹別的,也只能造出幾十具連弩來,連輕騎兵都只配備了八千具,還有一半也在使用木製長弓。

思量再三,老劉還是決定暫不給突騎營配備連弩,但是在土垠及附近城市找了一些工匠來,根據老劉的設計為他們改進了長弓,改進後的長弓射程有了很大提高,令蹋頓和赤延暫時打消了繼續向老劉要連弩的打算。

至於標槍老劉則為他們每人配備了三支,目前突騎營士兵在練習了十餘天后,已經能基本命中一百步以外的目標了,看來這些烏桓騎兵天生就是用來打仗的,學起這些殺人的本事來比老劉的輕騎兵快多了。

幾天後的晚上,土垠城中的校場之上,平時將官用來指揮士兵操練的高臺變成了一個臨時舞臺,舞臺上邊燈火通明,前邊還高高掛著一條橫幅,上邊寫著幽州歌舞團勞軍演出一排大字。

原來這是老劉想出的又一個主意,前幾天幽州歌舞團在鄒靖帶著幾十名親衛隊員的護送下,來到了土垠,她們是接到老劉的命令後過來做勞軍演出的,而鄒靖則是來無垠擔任都尉之職。

現在幽州歌舞團在紅棉的帶領下,已經招收了二十多個女孩,而且在跟著紅棉學了一個多月的歌舞后,已經排練出了幾個歌舞表演的節目,一個是老劉根據自己的記憶,用簡譜把琵琶曲十面埋伏寫了出來,然後讓紅棉理解了簡譜的原理後,把這曲子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