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水產公司,與胡洋談合作,暗示只要合資引入他們的加工技術。就可以避免這一控訴。這一次胡洋沒有再請教任何人。自己做了個決定,這決定只有一個字——撤!
在aV群島國對烏由海產品提出有害化學物質控訴地同時,胡洋主動決定撤出aV群島市場。由特產一度在aV群島居民地餐桌上徹底消失。同時他還做了一件大事,就是組織這幾年來一直合作的漁村入股,成立了烏由胡洋漁業集團,建起了烏由最大的海鮮集散市場,在當地統一組織貨源並向志虛內地開啟市場銷售。在集團地成立大會上,漁販子出身的胡洋拿著話筒說了一番很粗俗的話。至今在海鮮市場的商販中流傳,全文如下——
“我胡洋,不是要錢不要臉的人,不會為了兩個糟錢就忘了姓什麼!操*能硬過誰!”當時坐在臺上一側地風君子皺著眉頭率先起身鼓掌。全場掌聲雷動。
後來aV群島國的烏由海產品有害化學物的殘留事件也是不了了之,胡洋繼續在那裡做生意賺錢。大約是今年年初的事了。這便是胡老闆的家史,短短四年時間從一個漁販子成為烏由最大的海鮮市場老闆和烏由特產的主要供貨商。胡洋當然沒忘了風君子的好處,曾經特意登門道謝,風君子擺手笑道:“你不用謝我,當年你已經送了我兩斤花蓋。”
這次張先生來烏由,是昨天到地,胡洋一定要把張榮道接到自己家住,當時風君子也去了。現在胡洋家中的裝修是富麗堂皇,不論什麼傢俱電器都是最貴的名牌,什麼時髦什麼有檔次他往家裡搬什麼,客廳裡的沙都換了好幾套了。風君子問了一句:“胡老闆,你怎麼又換新沙了?”
胡洋:“這是阿拉丁進口名牌,我婆娘覺得好就買了。”他還多嘴問了一句:“張先生,您家客廳放什麼牌子地沙?”
張榮道苦笑答道:“沒牌子,也不是新的,我也記不清是什麼時候地東西了,看樣式推算大慨是四百年前的款相,對了,那不是沙。”
胡洋聽得有點傻眼,又問了一句:“一定很值錢吧?”
風君子拍著胡洋的肩膀道:“有些東西算不了價錢,張先生書房裡有一張椅子,如果放到三十年前在舊貨市場上,恐怕只值五塊錢,那時候一張鋼管人造革摺疊椅能賣三十塊。但真要算起來,你家裡所有的傢俱並起來翻一番也不值一個椅子腿,你明白我的話是什麼意思嗎?”
胡洋聽明白了,看著滿屋豪華,在張榮道面前突然有些莫名的害臊,並央求指點指點,風君子笑著說明天有一場國際工藝名品拍賣會,要胡老闆一起去淘東西。接下來生的事就是洛兮與小白所見的,風君子讓他買了一對花梨木多寶格回家,那是胡洋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但他二話不說就買下了。
以上是張榮道在酒桌上說的關於胡洋的故事,張先生說話並不誇張,但每字每句都能說在關節之處,幾杯酒之間寥寥數語,將這麼一個複雜的故事說的清清楚楚。眾人聽了之後都各有所思,洛兮眨著眼睛問道:“張叔叔說的事情,我爸爸一定很愛聽,但是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為什麼讓他買那對多寶格而不是別的東西?”這小丫頭很較真,要打破沙鍋問到底。
張榮道饒有興趣的看著洛兮,很耐心的解釋道:“做事要看對方是什麼人,我知道胡洋這個人很認真也很用心,那一對多寶格放在他家裡確實滑稽礙眼,所以他得再去用別的東西配,這裡面的學問就大了。有客人到他家,他肯定會介紹,那麼他也一定會去研究的,有些事情就是從這對多寶格開始的,就像他的生意是從走訪漁村開始一樣。風君子,你說這叫什麼呢?”
風君子端杯一笑:“兩個字——點化!”他說的話有點玄,但事實確實如此,這位胡洋先生在十餘年之後成為一名頗有建樹的收藏界文化名人,甚至還登上了志虛國家電視臺的百家講壇節目,而這些都是題外話了,與本文無關。
小白問道:“風先生,你介紹劉佩風給胡老闆認識,那幫小混混哪去了?他們又是哪來的,受什麼人指使去砸胡洋的攤位?”
風君子放下杯子道:“這個問題我不關心,也沒問過劉佩風,你在家裡掃髒東西的時候,還把垃圾捧在手裡觀賞嗎?掃乾淨就得了!……不過我聽說當時有幾家漁村中與鮑肆株式會社關係說不清楚的包海人,漁船剛出海就漏水沉了,包括兩位村長家的漁船,也不知道與此事有什麼關係,與劉佩風又有沒有關係?”
小白笑了笑:“原來如此!”看來是鮑肆株式會社當年給了個別漁民頭目私下裡的好處,是這些人找小混混砸了胡洋的攤位,後來又都被劉佩風收拾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