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是反讀書的,電視是一個娛樂大眾的媒體,而讀書卻是很私人、很小眾的事情,需要反覆琢磨、反覆閱讀。
無論是紙質媒體還是電子傳媒都可以反覆閱讀,電視卻不行,除非是現在的機頂盒電視機返回重新觀看一遍。
事實上,看電視的人與看書是相對沖突的,經常對著電視機的觀眾很難長期讀書,所以電視讀書節目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
曾經如火如荼的讀書類電視欄目正在變得凋零,有些將此歸功於不讀書的社會風氣,其實這是毫無道理的。
現在正是圖書市場繁榮的時候,稍微好的書都能賣出幾十萬、上百萬冊,觀眾們並不是不看讀書欄目,而是不喜歡看那種故作高深的讀書欄目。,脫離大眾就會收視走低。
科教頻道的收視率通常在央視所有頻道里面排第八位,在所有上星的衛影片道里面排25左右,其實是蠻靠後的。
至於《讀書》欄目的收視率就更低了,每週一晚上九點播出,通常能拿到0。15%就算是大爆,這跟《西遊記》動輒12%的收視率比起來簡直差距太遠。
cctv…10(科教頻道)的幾檔王牌節目收視也不夠高,新節目《大真探》能有0。36%,《自然傳奇》跟《走近科學》分別是0。34%跟0。33%左右。
作為碩果僅存的讀書類節目,《讀書》具有相當的社會影響力,在幾年的時間裡面一共向觀眾推薦了超過一千本書,甚至有人追著欄目去買書。
還有些書店乾脆將“《讀書》欄目推薦”作為營銷的看點。
其實電視讀書節目的成本與節目本身性質並沒有關係,美國《奧普拉書友會》、法國《畢沃讀書》、英國bbc電視臺第4頻道的《理查德和朱迪讀書俱樂部》照樣排在收視前列。
國內的節目需要一些突破,首先就是從選材上面,《讀書》欄目前些天推薦的書單上面,大部分都是文學、歷史、哲學、財經、宗教等方面的著作為主,但在讀者中具有很大影響力的通俗類讀書卻少之又少。
書單跟讀者的閱讀口味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不管讀者的口味就自娛自樂,那顯然不會長久。
邀請林翰錄製這個節目就是欄目組做出的改變之一,科幻小說跟那些文學比起來顯然更貼近讀者跟觀眾,從陽春白雪變成了下里巴人。
現在《讀書》欄目不斷的嘗試新的模式,在大型演播室邀請名人分享讀書經驗並且推薦好書,這種形式比較討巧,很容易吸引收視率,而且推薦的新書也更靈活一些。
林翰不僅帶來了他自己的《我,機器人》小說,還推薦了一本國產科幻小說跟外國科幻小說,這就給觀眾們更多的選擇。
這應該是充滿正面的一件事情,但網上總會有一些攪屎棍存在,好像什麼時候都要站出來唱反調,顯示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來。
首先出來冷嘲熱諷的是俗稱的鍵盤俠,他們認為這一款節目完全就是拿來讓作家們賣書的,不該存在。
“說是《讀書》,明明就是一個商業鏈,出版社請名人來上節目,然後推銷書來賣。以前還都是比較有名的作家,現在什麼阿貓阿狗都能上,逼格一下就降下去。果斷不看!”
“拿了一個什麼野雞獎項,整個網路都被你炒作翻了,有本事你上焦點訪談去呀,上什麼《讀書》欄目。作家就要有作家的樣,弄得跟娛樂明星那樣鋪天蓋地,公關花了不少錢吧?”
“科幻小說也能上這個節目,太失望了!”
“就算是科幻小說,那也得找能壓得住場子的作家吧。那麼多科幻大師不找,這個新人真不配。”
“別的作家是真作家,這位作家是明星,當然要邀請明星了。”
“《我,機器人》不好看,鬼知道是怎麼拿到那個獎的。據說交錢就能成為世界科幻協會的會員,不知道林翰僱了多少人刷票,美國人可都在質疑他的含金量。”
“前些天還說自己看不起小狗幫,口口聲聲說要公平投票,結果還被質疑,嘖嘖。”
“給你們看一張截圖,外國科幻作家指名道姓懷疑林翰暗地操縱協會會員。畢竟誰可以第一次就拿到三個提名,所有入圍獎項都能拿獎?”
這些人似乎寧願相信小狗幫成員的話,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同胞,外國人的話就是聖旨,是金科玉律。
跟林翰有過證明衝突的小狗幫成員羅賓…懷特在推特上面叫囂著寫道:“在剛剛過去的一屆雨果獎上面,來自科幻荒漠的作家拿走了兩個原本屬於我們西方的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