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那這篇小說絕對值得反覆閱讀。”
“oh!我愛死這篇小說了,但誰能告訴我哪裡能知道那些歷史人物?”
“如果不是這篇小說,我根本不會知道中國的歷史居然如此精彩,可小說下面的註釋太短了,我想知道更多這方面的訊息!”
“鄭和竟然比麥哲倫、哥倫布更早?這是林翰編造的,還是真實存在的呢?”
“我的中國留學生朋友告訴我,現在《長生不死》在中國非常火爆,據說還有電影在上映,什麼時候能在英國看到?”
“no…way!這小說居然還有電影!”
“對於任何有智力的人來說,都不應該錯過這篇小說,你需要攜帶一份開放的心態,準備好冒險的思想,跟著林翰來一場冒險!”
“實話實說,這是目前為止我看過最不尋常的小說,全篇都是大片大片的的對話。我是一個死硬派的硬科幻迷,但卻對這個軟科幻小說徹底著迷了!”
推特上的網友們都對《長生不死》讚不絕口,雖然他們不知道里面涉及到的中國歷史人物是誰,但橫向對比一下小說裡面涉及到的歐洲名人就知道應該是同一個級別的。
雖然也有部分讀者表示看不懂,可這並不影響大局,畢竟小說本身的侷限性在那邊!
看過了這些評論之後,林翰自言自語的說道:“明明只是想打醬油而已,怎麼就變成了文化輸出?”
事實上,林翰的很多粉絲、科幻小說愛好者們在看了《長生不死》之後,第一反應就是去找自己身邊的中國朋友詢問裡面的具體情況,也有很多人開始用谷歌搜尋起裡面涉及到的人物或者事件,想要更多的瞭解中國,瞭解中國的歷史!
圖書館裡面有關中國歷史的資料罕見的熱門起來,少數去晚了的人根本借不到;新華書店在海外的分店也迎來了一大波購書的顧客,更有很多人對同名的電影產生了興趣,想要一睹真容!
……
林翰從辦公桌前站了起來,新年工作的第一天,就算他不樂意,也得在公司裡面坐鎮裝裝樣子,反正什麼事情都交給了苗宏,還有陳佳璇幫忙分擔一部分,他只需要摸摸魚把時間混過去就行了。
在看過了推特上面的內容後,他知道自己小覷了自己的名聲,本以為很多人看到這樣富有中國氣息的科幻小說就會放在一邊,誰知道能吸引那麼多人看,甚至從裡面一則回覆來看,就連《衛報》那樣的大報紙都給小說寫了書評!
書籍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現在正在逐漸走向衰落,衰落背後的原因引起了各種各樣的爭論,但是林翰可以確定,現在的書籍依然是體驗冒險刺激、瞭解遙遠地方以及考慮未來的好方法。
人們不可能每本書都認真閱讀,所以這時候書評就出現了,這種型別的文學批評是基於一本書的內容、風格還有獨創性進行分析。
書評的長度可以從一個單獨的段落到大量的文字,書評的好壞評價基本上就是見仁見智了,要看讀者自己的喜好!
不管是簡短的要點概述,還是字數較為豐富的長篇大論,這些都抵不過一個權威性,沒有權威的書評根本就不算什麼。
寫書評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高度關注細節,以及對其餘文學作品有廣泛的涉獵。
評論家需要分析最隱晦的的線索、作者暗示的寓意,還有決定故事的重要性跟意義,各種複雜的問題都要考慮,甚至也要知道這篇文章是不是抄襲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紐約時報》,它們家的紐約時代暢銷書榜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同樣有名的就是書評。
全世界數量最多的評論家團隊可以給相當多的讀者提供有見地的觀點,每一天的紐約時報都會刊登有書評,《長生不死》作為林翰久違的新作品,理所當然被這些評論家給盯上了!
光是已經發布的書評就有5篇之多,其中一篇文字雖然不多,但卻贏得了相當多讀者的關注。
“這篇小說是極其誘人的,需要的不是你的眼睛,不是你的耳朵,而是人類全身最有意義的地方,你的大腦!這是真正的傑作!
如果你正在尋找連環謀殺、追逐冒險或者神秘大陸,那麼你不會在這篇小說裡找到類似的情節。整篇小說是大學教授之間的對話,是智慧的碰撞,文字組合非常好,故事突出!”
這5篇書評都給出了優秀的評價,不過他們也在提醒讀者,這小說裡面涉及有部分中國歷史,如果看不懂的話會有些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