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就是一寫小說的,安安靜靜寫書很難嗎?
為什麼非要爭個勝負出來呢?自古都是文人相輕,什麼時候變成文人相親就好了!
這種互相批評的態度由來已久,林翰根本改變不了什麼,這是歷史遺留問題,這樣做只是讓外界看文壇笑話而已。
“你準備怎麼反駁?”
相比起林翰的淡定從容,陳佳璇此時倒顯得殺氣騰騰的,有種磨刀霍霍向豬羊的感覺。
林翰有些納悶,“這不是你以前教我的嗎?如果別人說的話,我都要去反駁,那還累不累啊。你找公關直接解決了吧,這種一看就是汙衊的話渾身都是漏洞。”
“這樣啊,還真讓人有些掃興。”
其實對於那些罵聲,林翰早就已經習慣了,從他寫書第一天起就有人批評,就算他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可依然這樣。
如果真要在意,那他一天到晚也就不用做其餘事情了,只需要生氣就行。
……
晚上,林翰正跟陳佳璇靠在沙發上看著血腥的美劇,那些探案劇跟情景喜劇已經不能吸引兩人的注意力,有些恐怖的《血族》就成了他們的新歡。
這個時候他的老同學王昊突然打來電話,“喲,你居然還坐得住?”
“怎麼了,難道又有什麼大事發生?”林翰拿著手機,他雙眼卻盯住電視機看個不停,有些心不在焉。
王昊頓了頓,開口說道:“你整天寫書還是得上網看看,現在你才是不在江湖中,江湖流傳著你的傳說。今天你們文壇可熱鬧了,前輩跟後輩開始掐架起來,從單挑變成了混戰,你現在成了他們雙方的靶子!”
林翰還以為什麼呢,他笑著回應說:“原來是這個啊,我之前已經看到了,狗屁大點的事情就要吵起來,他們是嫌自己時間太多了,有那閒工夫,還不如寫一篇文章出來。”
“這可不是,是最近一兩個小時才大規模爆發的,現在正在微。博實時對罵呢,你躺槍簡直就是躺得渾身都是彈孔!”
“那我得上去瞧瞧,有事後面再聯絡啊。”
說完,林翰就進入到自己的小號裡面,沿著王昊說的那兩個人尋找起來。
果不其然,那兩個微。博正罵得起勁,白樺在自己微。博上置頂了《八零九零後作家的現狀與未來》,這篇文章率先開炮:“我以前說過八零後跟九零後作者和他們的作品,進入了市場,但尚未進入文壇。這是有感於他們中的明星作者很少在文學雜誌亮相,文壇對他們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人與其文。而他們也似乎滿足於現有的成功,並沒有走出市場、走向文壇的意向。比如林翰就跟文學越來越沒有關係了!當他最開始的短篇小說《鄉村教師》出道時,大家對他的評價跟期望都很高,可後面完全沉浸在金錢跟銷量的衝擊中,小說賣得越來越多,可真正的文學性卻越來越低,向商業化低頭了!”
林翰作為八零後九零後那一批作者裡面最出名的一個,自然是槍打出頭鳥,這些批評家總是用挑剔的目光對準林翰。
哪怕他明明就沒有跟文學掛鉤過,“我明明一直都是走的小說路線,倒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跟文學接近過。”
還沒等林翰反擊,另外一個八零後作家周天民便不甘示弱的在自己的微。博上面回應起來,《文壇是個屁,誰都別裝逼》直接開噴,“每個寫部落格的人都算進入了文壇。文壇算個屁,茅盾文學獎算個屁,純文學期刊算個屁!就算林翰沒有拿過這些獎,人家照樣是全球公認的作家,我們八零後九零後是不會去看那些被掩藏在花圈底下的老古董!”
越來越多的作家加入到罵戰之中來,林翰的名字也反覆被提及,有些是拿他來當正面例子,有些是拿他來當反面例子,簡直一刻也不能消停。
文壇是非多,當作家結了樑子,表達方式可能是口誅筆伐,也可能是直接動用武力。很多文壇往事的回憶錄大多是在當事人去世之後,才有人站出來寫,這一方面避開了許多麻煩,但同時也容易造成一家之言,讓讀者難辨真偽!
朋黨之爭在古代歷史上面極其普遍,可那基本上屬於政見或者學術領域的爭鋒。文壇上面的朋黨之爭就差不多算是宗派之爭,也是各種群體的爭鬥。
這一次就是老一輩作家跟年輕一代作家的爭鬥,林翰稀裡糊塗的被代表了!
網路上面,搞文學創作的作家們似乎找到了突破點,他們將林翰作為集火的物件開始攻擊,一時間各路牛鬼蛇神都爭相冒了出來。
可那群八零後作家們也舉著林翰的大旗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