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時候就是如此,一個誤會,可能會毀了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很多時候,總是想著別人的錯誤,卻不能正視自己!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真的也不一定是對的!凡事退一步,寬恕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見到夏禮如此,竇輔必須要說幾句話,否則他這一生就毀了!如同其父一樣!
此事可是,話到嘴邊,竇輔卻不知道該如何說。這時,田疇對著夏禮說道:“夏兄!今日總算見到了夏育將軍的後人!籌亦可放心了!當年叔父與令尊乃是護羌校尉與護烏丸校尉!一生都是與胡人對戰,包圍大漢北疆!當年之憾,雖說因先叔父有私心之過,但是,究其根本卻還是與鮮卑大戰敗北所致!吾等後人,更應該知恥後勇,繼承父輩遺志,護衛大漢邊疆!當年臧公任護匈中郎將,率領吾等先輩北征鮮卑,如今因緣際會敬德再次成為護匈中郎將!籌相信不久的將來,敬德亦會帶著吾等再次北征!夏兄,此時更不可喪志,更應該努力!”
田疇一番話,說的夏禮既羞愧又感動,起身深深一禮,道:“某是粗人,先前多有得罪,還請子泰先生勿怪!今後必定知恥後勇,繼承父志,報仇雪恨!”
說完,又對著竇輔道:“主公!小人有罪!還請主公責罰!只是還望主公不要趕走小人!小人想隨主公征討諸胡!”
竇輔笑道:“子泰都不怪罪,輔又如何會再怪罪!今日才知子平(夏禮字子平)乃是忠良之後啊!子平不嫌棄,輔又怎會趕子平走呢?”
一場誤會,遲了十年才得以消除。而只差一點,就造成兩代人的悲劇!總算竇輔遇上,適逢其會。歷史在出了這裡又出現了一點小小偏差,不知道,對將來會有怎樣的影響。
見誤會消除,竇輔言歸正傳,問田疇道:“子泰,所率三路人馬損失如何?”
田疇笑道:“籌所謂三路人馬,其實只有一路,當時烏丸正在潰逃,所以損失不大!只是,另外兩路雖然人沒有損失,但是別的損失不小!”
竇輔奇道:“人無損失?那不知損失了什麼?”
田疇到底哪裡來的三路人馬啊?又損失了什麼?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ps: ; ;今日第一更
晚些還有兩更啊!週一求支援啊!
第一零八回 做新郎典韋心慌 知屠城竇輔怒狂
上回說到竇輔得知田疇乃是當年田晏之侄,正趕到驚詫之時,卻突然有人衝入內室,欲傷害田疇。在竇輔的急智之下,化險為夷。可更令人驚訝的是,行刺田疇之人乃是竇輔親衛夏禮!這夏禮的身份亦出人意料。在隨後一番長談中,一樁昔日的舊案終於水落石出,而兩位當事人的後人,也冰釋前嫌了。同時,夏禮在田疇的開解下,也恢復了鬥志!
隨後竇輔詢問田疇此次前來救援的損失如何時,田疇卻告訴竇輔損失是不小,但是不是損失了人。
竇輔奇道:“人無損失?那不知損失了什麼?”
田疇笑道:“當日籌得知敬德兄孤軍作戰,朝廷無援軍,而孟益也觀望不前。於是,便自發組織鄉勇前來救援!因只烏丸勢大,籌便只得用疑兵之計!自己率全部鄉勇從後殺來,作為主力,使烏丸人混亂。再令所有婦孺趕著集中起來的身口牛羊牲口,在尾巴上拴上樹枝揚起煙塵,以作疑兵!同時打起朱公與盧公的旗號,虛張聲勢!所以,這一戰下來,人基本無損失,只是這牛羊牲口損失頗大!因為牲口畢竟不是戰馬,受驚之後,四散亂跑。且婦孺也無力阻止!”
聽了田疇之計,竇輔連呼妙計,當然也明白了田疇說的損失。於是,當即讓黃敘去挑兩千牛羊,交給田疇。
田疇謝過竇輔,便欲告辭,竇輔勸阻道:“方今天下。四方動盪,輔雖有心匡扶漢室,但卻勢單力孤。還請子泰留下,助輔一臂之力!”
田疇想了想,說道:“敬德厚愛,籌感念於心!只是,此次匆忙而來,家中尚未知曉,這些隨籌來的鄉親還未安頓。還請敬德容籌細細思量!”
見田疇沒有答應。竇輔微微失望,但是見他沒有將話說死,也就點頭道:“如此。子泰可先去安置,輔靜待子泰歸來!”
一行人起身送田疇離去,才到府門之時,卻聽親衛來報。典韋回來了。
竇輔等大喜。便邀田疇一起見見典韋。可是,典韋來的十分狼狽,不等竇輔介紹田疇,便喊道:“兄弟救俺!有個婆娘在追俺!”
說完,不等竇輔說話,便從田疇身旁躍過,逃進府中,多了起來。不一會。一大群蠻人簇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