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3 / 4)

小說: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作者:

個詞:焦尾琴!原來這就是焦尾琴!傳說是真的!蔡邕真的做了一架焦尾琴!

由於太過震驚,竇輔不自覺的沉吟道:焦尾琴…焦尾琴!

蔡邕眼前一亮道:“輔兒,方才說什麼?焦尾琴?焦尾琴!好名字!呵呵,不錯,此琴以後便叫焦尾琴!”

竇輔一愣:難道歷史上也是因為我?此琴才叫焦尾琴的!?

蔡琰兩眼閃著星星,道:“大兄好厲害!”

竇輔不好意思的笑笑。

在竇輔的期盼中,終於在一行人到達了會稽郡的治所山yīn(今紹興)時,蔡邕將焦尾琴製作完成。

還未進城,便看到在城外遠處的一座高山。蔡琰好奇的問道:“這座山有名字嗎?”

蔡邕望了望,便想考考竇輔,問道:“輔兒,可知此山何名?”

竇輔答道:“恩師,此山乃越中名山,名會稽山!”

蔡邕滿意道:“不錯,此山因何有名?有何典故?”

竇輔道:“因為二帝一王。當年大禹治水成功後在此會天下諸侯(部落)記功,因此得名會籍,並在此斬殺防風氏立威,最終死後葬在此山。chūn秋時,越王勾踐敗於一心報父仇的吳王夫差,退守會稽山,並在此山與文種范蠡訂下復國之策後,如吳國為奴。歸國後,在會稽山下臥薪嚐膽,終於滅吳成功,成為chūn秋五霸之一!始皇嬴政亦東巡至會籍,登頂望海,命丞相李斯勒石記功。此山遂成名山!”

蔡邕不住點頭,對竇輔表現極為滿意,道:“輔兒天資聰穎,更兼刻苦,久後成就必定在為師之上可望成為一代經學大師!如此遊平公當瞑目矣!”

竇輔聽到蔡邕讚賞,謝過了老師。心中苦笑:如何能超越您啊,能有您一半就知足了。回到自己時代那也是牛級人物了。再說了,馬上天下大亂了,成為經學大師又有何用!還不如武藝可靠啊。當然這些話,可不能對著蔡邕講。

這時,蔡琰崇拜的看著竇輔,樂道:“大兄真的能超越父親嗎?那真是太好了!”

聽了蔡琰的話,蔡邕和竇輔都覺得怪怪的。

竇輔趕緊道:“呵呵,琰兒莫要胡鬧,為兄如何能與恩師相比!”

蔡琰道:“父親,既然會稽山這麼有名,不如去遊覽一番,如何?琰兒還沒有看過海呢?”

蔡邕想了下,覺得可行,便道:“如此,暫不進城,先折道往會稽山去!”

於是一行人便向著會籍山出發。一路上,蔡邕都在除錯焦尾琴,邊彈邊調。當行至一片竹林時,蔡邕突然命停車,道:“此地何名?”

馬鳴望了望,道:“前面不遠便是柯亭!”

竇輔好奇問道:“師傅,為何停下,此處有何不妥嗎?”

蔡邕,不答,下車徒步前往竹林。似在找尋什麼。不知不覺走到了柯亭。抬頭一望,驚喜道:“去將亭中屋簷下第十六根竹子取來!小心,切勿損壞!”

竇輔一愣道:“師傅若需要竹子,這偌大竹林,隨處可見。為何非要拆亭上之竹呢?”

蔡邕笑道:“為師,想已此竹,製做一笛,豈可隨意!為師仔細觀察,唯有簷下第十六根竹子,是上好材料!”

見蔡邕如此說,眾人方才明白。典韋本來打算去的,被竇輔叫住,讓馬鳴去了。

典韋不解道:“兄弟,為何不讓俺去?”

竇輔道:“小弟怕這竹梯無法承受兄長身軀之重!”

典韋笑道:“多謝兄弟關心,其實俺不用竹梯便可將竹子取來!”

竇輔搖頭嘆息,暗想:還不是擔心你損毀了竹子。更擔心你把亭子都拆了,所以才讓馬鳴去的。

不一會,馬鳴將竹子取回,交與蔡邕。

蔡邕仔細端詳了片刻,道:“真是一支上好的竹子!”隨即就下車動手製作。只用了半rì功夫,便將笛子製成了。

竇輔見天sè已晚,便道:“師傅,前面不遠便是高遷(村舍),今rì不如就在此住宿。明rì一早再趕往會稽山,如何?”

蔡邕點頭應允。一行人遂往高遷住宿。一夜無語,第二rì一早,竇輔起身推門出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天地一片蒼茫,北風蕭蕭,雪花紛飛。一片潔白,這是一個雪的世界。淹沒了所有的繁華,不論是三尺草廬,亦或是三丈朱門,在這潔白冰雪的世界中,都不重要了,顯得那樣和諧。

竇輔正沉浸在一種前所未有的空靈之境。突然,傳來一聲讚歎,道:“白雪紛飛,如同柳絮漫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