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部分(4 / 4)

小說:大唐第一莊 作者:北方網

先問道:“裴刺史如何理解華夏這個詞?”

裴元朗依然是雙手捧著那信封,略一沉吟之後朗聲回答:“回殿下,華夏一詞最早出現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這是指我中華正統,區別於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說完,裴元朗想了想,又繼續說道:“殿下那本《三國演義》提到關羽,記得《三國志?蜀志?關羽傳》:“ 羽 威震華夏, 曹公 議徙 許都 以避其銳。”也有提及,臣下以為華夏就是指我中華正統!”

果真是飽讀讀書之人,隨便一個問題都可以引經據典。

李元興不能不說一個服字。

不過,李元興讀的書比裴元朗多,而且李元興讀的書是經過幾千年無數賢者的智慧。

李元興說道:“華,就是指“華”即華山,“夏”指“夏陽”。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就是我中華文明之根。但本王以來,還有另一個說法。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

(在古漢語之中,“夏”字有盛大的意義。)

裴元朗沒有說話,又一次長躬到底。

“長安是大唐國都,這裡會是大唐的一顆明珠,開啟那信封看看吧,本王有什麼說的不到之處,你儘管指證!”

“臣下拜讀!”裴元朗很恭敬的將信先舉過頭頂,然後才拿下來將信封開啟。

這裡面裝的是李元興對華州的規劃。

第一句話就把裴元朗震住了,因為上面寫道華州全境皆良田。八百萬畝良田,六成為特等水田。年產五百萬擔精糧,僅華州一地可保大唐國庫官倉年年滿倉。

李元興的資料絕對不是胡來的,從後世現代渭南的詳細規劃,這個數值李元興說的還保守了。

要知道在後世的現代,渭南年糧食產量是二百多萬噸。

如果把這二百多萬噸折成大唐的重量,就是四千萬擔,所以五百萬擔還是李元興害怕嚇到裴元朗,所以才寫了這麼一點。

裴元朗深吸一口氣,他不敢反駁,也不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