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解脫,便急中生智,猛地站起來,掙脫了領導摸她隱私的雙手,手持毛主席語錄本高呼:“打倒汙衊毛主席和江青同志的右派分子。”領導笑了,誇她說:“好,好,階級鬥爭覺悟真是高啊,好,好,你可以進縣委班子。”“感謝領導,感謝黨和毛主席的培養。”崔明英想轉身告辭,卻又被領導一把拽倒在沙發上:“慌什麼呀,早著呢,來,來,咱們再學兩段.....、。”
汪有志他們只顧說這些騷話,卻沒有聽到崔明英的口令,崔明英見大夥兒不給她面子,生氣了,臉一變就對著汪有志坐的那一塊說:“你們文化系統的在那兒咕嘰什麼?想不想革命了?不想革命的就出去!”
汪有志臉一紅,因為在講話中,數他的聲音高,而且是娘子腔,傳得又遠,所以汪有志認為她這是不點名的點名,就在臺下小聲恨恨地反擊道:“想革你的兩座‘險峰’。”
這一下,他坐的那一片又是一片鬨笑。
會議在隆重的東方紅歌曲中開始了。先是帶頭下鄉的革命小將上臺表忠心,接著是工會、團縣委和貧下中農協會上臺祝賀,最後是縣委書記劉玉傑講話,他號召全縣幹部要向下鄉的知青學習,同時,也讓全體幹部拿出實際行動,人人都要寫一份決心書,表明自己堅決要向革命小將學習,下鄉幹革命,不拿工資拿工分,與貧下中農一塊戰天鬥地幹革命。
原來,地委作了部署,為了緊跟形勢,各地都要樹好各行業不拿工資拿工分的先進典型,並要對這樣的先進典型進行大力宣傳和表彰,以推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向縱深處開展。全地區各縣都有了幹部職工下鄉當農民的典型,就剩下雉水一個縣是空白點,在專區的會議上,不知捱了多少批評。劉玉傑開這個會,就是借動員知青下鄉為引子,真實目的才是動員在座的幹部職工報名下鄉當農民。
動員下鄉當農民的事是由崔明英負責的,如今崔明英是分管政工組的縣革委會副主任和縣委副書記,思想又左得那麼可愛,讓她分管這件事當然是十分合理的。但崔明英必竟沒做過行政工作,不知道縣直機關的水有多深。她原以為,這事就象背毛主席語錄那樣簡單,一說最高指示,大家都會堅決執行的。她曾帶著幾位知青典型到幾個單位去作報告,想用知青的革命行為來感化一些幹部職工主動報名到鄉下去,可是,會上雖然口號呼得震天響,事後連一個報名的都沒有。劉玉傑到位後,才著了急,想了個點子,讓大家都來寫下鄉鬧革命的決心書,然後再從寫決心書的人中挑兩個典型推出去,這樣雉水縣也有幹部不拿工資拿工分的典型了,也就消滅了全地區的空白點了。
開了會回來,按照縣委的部署,凡幹部工人都要寫下鄉當農民的決心書,宣傳部來了電話通知,下午下班前一定要交上去,遲交的就不收了,並說這是對每一位同志革命意的考驗,公與私,革命不革命,顧小家還是顧大局,對待毛主席上山下鄉的最高指示是堅決執行還是陽奉陰違等等,都體現在這決心書裡了。鄧未來就立即召集文化館全體同志又開了一個小會,讓大家將決心書寫得比其他單位更加堅決一些,還說,反正這也就是圖個形式,也不要怕真地讓你下鄉,真讓你下鄉就說明縣委對你重視了,因為只有選定的革命接班人才能下鄉,今日不拿工資拿工分,明日就可能進縣裡的領導班子。
在鄧未來的動員下,大家都找紅紙和毛筆,紛紛表忠心,向黨提出申請,要求與貧下中農打成一片,做一位毛澤東思想哺育下的人民公社社員。汪有志就是這樣寫的,寫著寫著,就用了情,激動起來,詩就冒了出來,這些決心書寫好後交給宣傳部,由組織作好登記,然後就在縣委大院裡貼出來。這一貼出來,誰寫得好,誰寫得不好也就看出來了。汪有志這時候想讓大家看看他的水平,於是就在決心書的最後寫了一首詩:
“滾一身泥巴,煉一顆紅心,
流一身汗水,當一輩子農民。
鐮刀啊你在我心上掛啊掛,
黨旗啊,你在我心中飄啊飄,
我將在那黃土地裡紮下根,
風吹浪打不動搖!”
寫好後交給了鄧未來,鄧未來看了他的詩,笑了,說:“鐮刀掛你心上,你可要小心點兒呀!”
汪有志臉一繃:“你說話嘴邊留個把門的,我那鐮刀可是黨旗上的鐮刀。”
鄧未來嚇得不敢作聲了。
決心書交上去之後,崔明英來到組織部,點名要看汪有志的決心書。組織部的同志翻了好一大陣子,才找到。崔明英看了一遍,說了聲“好”,就走了。組織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