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祖大壽:一生中最關鍵的選擇(2)
但是沒什麼鳥意思也得當下去。人生有意思嗎?沒意思。皇帝都當成這個樣子了,我算個屁。梁廷棟就一直對崇禎左勸右勸,希望崇禎真的能夠冷靜地面對現實:大明現在還真離不開袁崇煥的手書。我們現在不是去求袁崇煥,而是要他戴罪立功。
一聽“戴罪立功”四個字,崇禎馬上覺得舒服多了。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早給我這麼好的理由比什麼都強。
但是最後,崇禎卻沒有給梁廷棟下聖旨,而是默許他可以到牢中勸袁崇煥寫手書。崇禎突然覺得,還是不能留下什麼把柄給史官們抓到。因為他們——會亂寫啊。
梁廷棟其實打心眼裡認為,袁崇煥的手書現在比聖旨還管用。所以,儘管沒有崇禎的聖旨,梁廷棟還是把架子擺得很大,他找了閣部九卿浩浩蕩蕩地衝進關著袁崇煥的小牢,要袁崇煥馬上寫手書給祖大壽,勸他回來,戴罪立功。
但是對袁崇煥來說,寫不寫手書給祖大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看到崇禎的手書。
崇禎的手書叫聖旨,但聖旨也是手寫的。手寫我心,手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人的心靈密碼。
他想解讀崇禎的心靈密碼。
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從信任到不信任,究竟要走過怎樣的心路歷程。
他很在乎皇上對他的評價,因為這關係到他能不能復出。
復出就意味著大明還有一支抵抗的力量在;而不能復出的話,大明只能不戰自潰。
當然,袁崇煥還有一個很私心的想法:他不願讓後世對他的評價是負面的。
他是一個忠臣。他忠於皇上,忠於國家。這是他生命存在的全部意義。
不管是打還是談,他的目的都是為了皇上。但現在,皇上說他通敵,不要他了,他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他迫切地想看到崇禎的手書。他想知道,他袁崇煥還有沒有再次為國效力的機會。
梁廷棟很為難。
他碰到了一個認死理的人。
人認死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分場合和情形認死理。
現在是什麼場合?是在獄中。你袁崇煥命懸一線,有什麼資格討價還價?
現在是什麼情形?皇太極兵臨城下,大明軍中人心思亂。而皇上又是死要面子的人,他是不會承認所有這一切情形都是他有意無意之間造成的。軍情如火,如果你袁崇煥此時再認死理的話,大明就完了。
所以,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