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什麼,若是知錯不改,豈不是讓先皇九泉之下都心愧難安?若說我爹當年抓欽犯,讓人逃了,是有辦事不利之嫌疑,可滅人全家的罪行本來就重,若是安國公府是冤枉的,那麼多人豈不是白死了?” 刑部尚書永國公站了出來,“謀逆之罪當誅九族,皇上已經念在安國公的面子上饒了不少人了,還不夠嗎?” 錦雲好笑的看著他,“若是饒了不少人,那嫡出的兒子孫子怎麼都被殺絕了?建功立業,封妻廕子,就憑兩封信就葬送了一家老小?” 永國公一甩袖子,“大少奶奶是對律法有意見了?” 錦雲嫣然一笑,“我是沒什麼意見,只是覺得同情罷了,一人做錯,家裡嗷嗷待哺人事不知的孩子都跟著受罰,祁國公府和相公不做錯事,刑罰再重與我何干,倒是你們這些朝臣,執行律法起來,恨不得嚴厲再嚴厲,有沒有想過有一天這些律法用在你們身上,誅九族,挖你祖墳,五馬分屍,千刀萬剮,尤其是哪些貪墨了不少錢財的人,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誰知道你什麼時候就得罪了什麼人,只要想害你,貪墨三千兩就足矣讓你丟了腦袋,甚至是你妻兒老母的腦袋,那時候,你再覺得刑罰重,要改革的時候已經晚了!” 錦云云淡風輕的說完,兵部尚書溫大人笑道,“說的不錯,身陷牢獄,穿上囚衣,恨不得牢飯是錦衣玉食,住的是黃金殿。” 錦雲說的很直白,世上有幾個官員是清白的,錦雲說誅九族,五馬分屍用在他們身上時,這些官員背脊都發涼。 葉容痕聽得心裡也頗有感觸,五馬分屍、千刀萬剮這樣的刑罰的確重了,可是對於謀逆之臣,誅九族是為了斬草除根,葉容痕並不覺得重了,若是冤枉的……那就太重了! 葉容痕望著錦雲,“你查出來點什麼?” 錦雲伸手,谷竹就把兩封信教上去,錦雲道,“我查過,這兩封信用的是溫州王家制造的紙,這樣的紙在京都很常見,不足為奇,可是這樣的紙張出現在北烈,可能性就小的多,再加上這信封,也不是北烈人常用的信封,兩個微乎其微的巧合加在一起就不是巧合了。” 御書房內其餘大臣身子一怔,昨天拿去的案底,今天就找出了不合理之處,葉大少奶奶這案子查的,有大臣出來道,“雖然可能性是小了些,可不排出沒這個可能!” 錦雲看著兩封信,嘴角一勾,“的確不排斥,可是與安國公勾結的是北烈齊王,他這個人以前錦雲沒聽過,但是一打聽,就知道他有些什麼喜好,不喜歡咱們大朔的吃食,十分牴觸咱們大朔商人和北烈通商,換取他們的貨物,就這樣一個人,你覺得他會用咱們大朔造的紙嗎?而他喜歡用什麼樣的紙,我想只要派人去北烈打聽一下,不難知曉吧?” 二百七十三章 御史(一更) 錦雲的雲暮閣開到北烈朝,,我若是想要,給我一天時間,我可以造出來幾千份!這樣兩封致命的信件,看過了也就算了,安國公留在那裡做什麼?欣賞嗎?” 溫大人點頭道,“這麼說的確不合理,可是安國公私放敵將這點證據確鑿。” 錦雲有些站不住了,肚子太大,腿好酸,可還是站著,“據我所知,安國公私放北烈百里將軍在百里將軍差點殺了先皇之前,足足提前了半個月之久!私放敵將的確有錯,但應該罪不至死,一百軍棍差不多吧,更何況對於安國公來說,他是一個將軍,還是個愛護下屬的好將軍,會容忍敵將活著嗎?他會放了百里將軍,就沒點別的原因?凡事不能只看外表,若是情有可原,放了又如何,再說了,當時的安國公能預測到百里將軍會差點殺了先皇嗎?對於一件未知的事,你們這些事後諸葛亮自然可以指責了,可有沒有想過安國公也後悔自責過?這件事過去了多久,在安國公當上了國公再說,當時先皇受傷時怎麼不說?私放敵將的時候,安國公身邊應該沒多少人,都是親信,所以沒多少人知道,後來應該是背叛安國公,所以才在這事上做文章,這樣一個背主之人的話。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