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打算——他想把這個富庶省份的統治權和財權據為己有,而絕不願意為了任何其他事情去冒損失部隊和權力的風險。他提出“廣東是廣東人的廣東”的口號來籠絡本省的人心。他起初作為反清革命黨人、後來又作為革新派的行政長官,小有名氣,現在他又鼓其如簧之舌,保證要把廣東建成為全國的“模範省”。他討好進步知識分子、工人和農民,企圖使他們從支援孫中山改為支援陳炯明。他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兩面派手法,使得連新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也曾一度支援他,①唯一的一個蘇聯駐廣州記者也說他的好話。②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第一任領導人陳獨秀曾一度被他委任為省教育廳長。美國的杜威和英國的羅素③等來訪中國的著名西方自由主義者都對他有相當深的印象。④
①布賴恩·丁·喬治著《國務院和孫逸仙:1920—1924年的美國政策和中國的革命性裂變》,載《太平洋歷史研究》(英文)。加州大學出版社,1977年11月號。
②見上引達林書。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當時的領導人是陳公博。陳後因支援陳炯明被開除出黨,再後在國民黨當大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充當日本的傀儡,戰後以賣國罪被處決。
③約翰·杜威(1859—1952),美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學家,貝特蘭·羅素(1872—1970),英國哲學家、數學家。——譯者
④這個俄國人是共產黨領導的西伯利亞“遠東共和國”電訊社(簡稱“遠東社”)駐廣州記者斯托揚諾維奇。據達林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