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戰國征途 作者:蒂帆

,設立北方四郡,因此他對北方的地理十分熟悉,才想出這樣一條繞過函谷關攻秦的進軍路線,並且派人探路繪國,而且趙武靈王還計劃出動二十萬騎軍,由這一條路線進攻秦國,只可惜趙武靈王英年早逝,死於趙國的內亂中,才沒有實施。

後來李牧主政趙**務時,雖然知道趙武靈王的這個計劃,但這時趙國的實力和趙武靈王的時代己不可同日而語,只能免強自守,根本無力主動向秦國發動進攻。

而高原最初是在代郡自立,本來就是地處北方,自怨也想過可以用這條路線來牽制秦國,因此高原在潛入秦國的時候,也特意從這一條路線走,主要是親自考查這一條路線的情況。只是後來高原的勢力逐漸擴張,重心南移,而且國力也足以和秦國相抗衡,反到是把這一條路線給忘了,畢竟長距離的突擊風險太大,不定因素太多,還是穩一點好。

但現在的局勢不可能容高原四平八穩的發展下去,只能冒險遠襲,岀奇制勝,才有可能反敗為勝,因此高原才又將這一條路線又重新拾了起來。

當然,這是漢國反敗為勝的唯一辦法,因此高原也不敢讓太多數人知道,在邯鄲城裡,只告訴了荷華、李瑛鴻、淳于鍾秀、雲瑤、趙軒、姜桓武、司馬尚七人。

眾人聽了高原的計劃之後,雖然覺得十分冒險,但這確實是現在漢國的唯一辦法,而且成功的機率也確實不小,另外以前漢軍類似的遠襲作戰也有不少,因此到是可以試一試。

不過要實施這個計劃,首先是要守住邯鄲,吸引九黎族的注意力和兵力,為奇襲咸陽作掩護,而現在邯鄲的局面己經穩定下來,可以守住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高原也認為實施奇襲咸陽的計劃,時機已經成熟了。

只是奇襲咸陽和守衛邯鄲這兩個大目標,高原只能夠完成其中一個,自然選擇奇襲咸陽,畢竟這才是勝負的關建,難度也更大一些,而相比之下,邯鄲有堅城可倚,又有足夠的兵力和物資,守住邯鄲幾個月,並不是什麼難事。因此高原才決定由自己親自帶隊,奇襲咸陽。

隨高原一道奇襲咸陽的人選是姜桓武,而守衛邯鄲的重任則交給司馬尚。因為現在漢軍中除了高原之外,最能用兵的就是司馬尚和姜桓武,這一來到也好安排,一個留下來守衛邯鄲,而另一個則隨高原一起去奇襲咸陽。

而這一次李瑛鴻和淳于鍾秀則全都留在邯鄲,儘管司馬尚的能力完全足夠,但他畢竟只能付責軍事方面,因此高原離開之後,還需要留下李瑛鴻來主持大局,畢竟現在漢國只有李瑛鴻能夠代替高原坐鎮邯鄲或是靈壽,主管軍政兩方面的事務,而淳于鍾秀則是留下來協助李瑛鴻。

其由的人中,趙軒,還有鬼谷門人的十二名二代門人中有八人都留下來,同時高原還下令,將淳于博也從靈壽調到邯鄲來。因為九黎族雖然沒有什麼軍事人材,但高手卻不少,因此高原要留下足夠的人手,來應對九黎族。

參加奇襲咸陽的人除了姜桓武之外,還有就是荷華,因為這次奇襲咸陽,除了奇襲之外,還要倚重荷華在秦國的影響力,因此荷華當然必須隨行,而荷華自然也沒有異議,其實早在知道高原的計劃之後,也知道自己肯定是要參與這個行動的。

另外還要從秦國的大臣中選幾個人來,畢竟荷華不能是一個人奮鬥,還需要幾個得力的助手,才顯得更有說服力。不過這次奇襲咸陽,是長途奔襲,可以說是勞神廢力,因此沒有一定的身體素質,是不能勝任。於是經過高原與荷華商議之後,確定了四名人選:蒙恬、蒙毅、辛勝、馮劫。

和李斯、尉繚、蒙武這樣的重臣相比,這四個人的份量還是稍輕了一點,但在秦國也算是第一層次的官員,而且都勝在較為年輕,可以經得起長途行軍,再加上有荷華在,因此到了秦國,也免強能夠壓得住場。

除了秦國的官員之外,隨行的漢國人員還有韓婉秀、凌風、羅煥、姜明霞等。

另外帶多少軍隊,各種軍隊怎樣組合,也要認真研究,因為帶的軍隊多了,會影響行軍的速度,也容易暴露行蹤,而帶的軍隊如果少了,就算是到了咸陽,也許還不夠用,畢竟到了咸陽之後,肯定是還有硬仗要打,因此也不能隨意。以前漢國曾數次進行遠途奇襲,基本都取得了成功,主要的因素還是行動之前的準備工作做得十分充份。

經過了和眾人的反覆商議之後,最終決定這次奇襲咸陽將出動兩萬二千軍隊,其中包括有六千秦軍,因為這次是在秦國作戰,秦軍當然是少不了的,何況秦軍的戰鬥力並不在漢軍之下,因此帶著秦軍並不會拉低奇襲軍隊的戰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