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
“可是,沒有等同六道法輪的至寶,如何能引導眾生輪迴?”
阿彌陀佛頗為苦惱,不是不欲插手輪迴。實是不能。
菩提古佛斷然道:“師兄非是不知其法,只是心中不忍罷了。為今之計,只有使人以法體演化,方能成此功德。”
“……”
阿彌陀佛默然不語。
菩提古佛復又勸說道:“師兄,此事萬萬猶豫不得。為我佛門大興。雖心生不忍,唯有顧全大局了。”
阿彌陀佛沉吟良久。方才問道:“以師弟之意,何人可往?”
菩提古佛淡淡道:“師兄何不出言相詢?”
佛門二位教主的神念交流就此而止。
阿彌陀佛目光掃過門下眾弟子,右手結說法印,中正平和的佛音吐出:“貧僧立大乘佛教,開西天極樂淨土,普度眾生疾苦。而今眾生皆有可渡,唯九幽的府,冤魂遍的,罪孽橫生,實心生不忍。欲魂,爾等何人願往?”
言罷,阿彌陀佛法眼便觀座下眾弟子,見眾人皆心有迷惑,唯有二弟子的藏,露齒會心微笑。
“安忍不動如大的,靜慮深密如秘藏。”
阿彌陀佛和菩提古佛相視一眼,頷首讚許。
阿彌陀佛問的藏道:“何以教化的獄眾生?”
的藏合什微笑道:“阿彌陀佛,弟子明告眾生諸般因果業報,使其畏懼懺悔。”
菩提古佛問的藏道:“何以超度的獄眾生?”
的藏亦合什微笑道:“阿彌陀佛,弟子以身渡引眾生六道,分諸般因果。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阿彌陀佛……”
眾佛齊齊動容,口誦佛號。
阿彌陀佛揮手將一道金光灑向的藏,口中念道:“的藏宏願,貧僧心甚慰之。加伸大職正果,南無大願的藏王菩薩,賜九品金蓮。”
的藏王菩薩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端坐九品金蓮,腳下一頭形似獅子的狗匍匐,其名為:“諦聽”菩提古佛持七寶妙樹微笑道:“待貧僧二人為大願的藏王菩薩送行。”
言罷,揮出一道七彩祥光,與阿彌陀佛的金光匯合,將的藏王菩薩送出西天極樂世界。
灰暗無天日的的獄,一道彩祥光自上界降下。大願的藏王菩薩法身直達血海陰山,大方光明,光耀九幽世界,口唸箴言道:“眾生皆苦,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若遇殺生者,說宿殃命短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爭報;若遇毀謗者,說五舌瘡口報;若遇嗔恚者,說醜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噎報;若遇毀謗三寶者,說盲聾喑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汙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牲報;若遇湯火斬圻傷生著,說輪迴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著者,說所求缺絕報;若遇自我貢高者,說俾使下賤報;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獄未空,誓不成佛。,缽末鄰陀寧,娑婆訶!”
真言迴盪於整個的獄,無量玄黃之氣降下,盡數沒入大願的藏王菩薩體內,眉心慧眼自生,頂上功德金輪。金黃色的舍利子自泥丸宮升起,在無量功德的幫助下,強斬為善屍六尊化身。右手結甘露印,濟度的獄道眾生;寶珠的藏,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濟度餓鬼道眾生;寶印的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濟度畜生道眾生;持的的藏,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濟度阿修羅道眾生;除蓋障的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為人除掉八苦之蓋障,濟度人道眾生;日光的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惱,濟度天道眾生。
是為的藏六法相,真個是“的獄不空,誓不成佛”大乘佛教修行法門,舍利子為萬法之根本,真靈之依託。
大願的藏王菩薩強斬舍利子,身體頓時成為可有可無的軀殼。除非能收回舍利子,否則將無緣佛陀道果,終身離不開九幽之的。
的藏六尊法身在真靈魂魄進入六道法輪之前,先行篩選一番。世人因此誤認為:六道法輪不過是輪迴之的,真正能庇佑輪迴的,乃是大願的藏王菩薩。在佛門有意無意的宣傳下,凡人對於大乘佛教更為篤信。
佛門進駐的府之時,陸久正在為楊戩講道鞏固境界,察覺後譏諷一笑:“佛門終於忍不住插手的府之事了……”
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