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3 / 4)

小說:貞觀長歌 作者:誰與爭瘋

恪手下的權萬紀也很上心,他在鴻臚寺,參與處理阿史那部的善後,所以也知道慕一寬資敵的一些傳聞。一向嗅覺敏銳的他,立即從這裡頭聞出了些什麼,他向李恪報告了此事,然後分析道:“整整三十萬石糧食,在重重圍堵中居然就順順當當地運進了頡利大營,糧食是從哪裡來的,這路上怎麼就沒有人管呢?”李恪問:“這裡頭還有什麼說道不成?”權萬紀陰險地一笑:“糧道都由東宮把著,而這竇家呢,和東宮的交情可不同一般呀!”李恪聞言點點頭:“嗯,別說,你這隻鼻子還真夠機靈的。”

接著,他站起身來一臉義憤地說:“前線將士流血流汗,他東宮卻來這麼一手,不知道吞了竇家多少好處!”權萬紀接茬道:“是呀,咱們得參他一本!”李恪看看權萬紀:“參是要參,不過最好不要由咱們說話,讓前線的將領們去說!”

權萬紀一拍大腿,連聲稱妙,因為眼下皇帝最聽的就是前線將領們的話,這些人在戰場上流了血,死傷了袍澤,最恨資敵的人!他們一旦出面,皇帝就不能不辦這個案子。權萬紀諛道:“殿下,這回受傷以後,你像是變了許多,出起招來不見了鋒芒,可這勁道卻比從前強了不止十分呀!”

李恪笑著道:“也都是這些日子一個人悶在家裡悟出來的。想想這幾年的遭際,越來越覺得處事兒該跟岑先生學著點呀。”權萬紀說:“那是,岑大人是什麼人?要不然怎麼三年功夫就從一個秘書郎升到了中書侍郎呢!對了,說起岑大人,臣還有一件事兒要請殿下幫忙呢。”李恪問他有什麼事兒,權萬紀說鴻臚丞是個閒差,自己實在無所作為,最近戶部的倉部郎中出缺,想請李恪出面向岑文字說說話,能把他調到那個位置上去,將來也好替李恪多辦些實事。

李恪看了權萬紀一眼道:“這倉部郎中可是個肥缺呀。”權萬紀說:“這還不是岑大人筆頭子劃拉一下的事兒嗎?”

權萬紀是替自己把治書侍御史的位置丟掉的,這份情李恪不能不還,他便到了岑府向岑文字提起此事來。他對岑文字說,權萬紀對他很忠心,辦事兒也還算幹練,放在鴻臚寺,多少有些委屈了。岑文字告訴李恪:“已經有五個人給臣送過禮,七個人給臣說過情,都想要謀這個位子。最多的給我送了三萬兩,不過我都沒答應他們。”李恪說自己還從未在岑文字面前替人要過官呢!岑文字說:“雖然殿下是第一次向臣開口,但臣仍然不能答應。因為臣已經挑選了一個人,他在司錄的位置上幹了整整八年,換了五個地方都沒能提上去,如果再得不到擢拔,就沒有機會往上升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貞觀長歌十九 決戰(5)

李恪問道:“先生要幫的這個人是誰呀?”岑文字回答說:“他叫鄭仁基。”李恪很迷茫地搖搖頭:“這個人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先生,天下這樣的官員多的是呀,您要是這麼做好事,幫得過來嗎?”岑文字笑了笑說道:“因為這個鄭仁基從不向上司送禮,殿下當然不知道他,不過我要說起他學生的名字來,殿下就一定該知道了。”岑文字提起筆在紙上寫下三個字:“李世勣”。李恪臉上一驚:“他?”

岑文字告訴李恪,李世勣家本富戶,客居衛南,當時鄭仁基任隋衛南縣尉,以儒學見長,李世勣慕其名,從其學儒道。後李家遭當地豪強欺凌,李世勣在自衛時殺了仇家,對方買通官府要殺他,是鄭仁基四處奔走救了他一條性命,只判了個流三千里。遇著大赦,李世勣從了軍,不久上了瓦崗,後來又投效李淵,才有了今天。

李恪站起身來,踱了幾步,回過頭來:“先生不知道李世勣是長孫無忌的人嗎?”岑文字又是一笑道:“那還不都是因為長孫無忌讓他穿上了件紫袍嗎!臣現在要做的,是給他的恩師穿上一件朱袍!”李恪一愣,接著說道:“先生做得對,權萬紀的事我會另想別的辦法的。”

承慶殿裡一片寂靜,風吹動著重重帷幕。安康伏在案上啜泣,雙肩不停地抖動著。李世民在一旁柔聲地勸說:“孩子,別哭了,你看,衣襟都被眼淚浸透了!”

安康止住哭道:“父皇,您救救一寬吧,他連性命都不要,也不願意附敵,只是因為女兒的清譽,才迫不得已給頡利運糧的!”李世民輕撫安康的秀髮,一臉悲慼地道:“朕知道他是個好人。”安康問道:“那你為什麼不放了他。”李世民嘆了口氣:“不是朕不放,是他們不放呀!”說著李世民一指几上那厚厚一打奏章,安康拿過一封展讀,臉色大變,是一位前線將領寫來要求重處慕一寬資敵一案的,安康數了數,一共十二位將領!李世民說道:“你說,朕不管行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