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身子便完完全全的被他抱在了懷裡。
我略微有些掙扎,他卻收緊了臂膀,道:“別動,我只想抱抱你。”
我心中溫熱彷彿有鮮血流過。
他的懷抱溫暖至極,我卻難以成眠,直到天際將明,才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
恍惚間只感到一個溫柔如水的吻,輕輕落在了我的額頭,那一刻,我心中卻只剩了難耐的苦澀……
第二日,來了訊息,齊太后祭祖還朝,宮妃美人均要在承安門外接駕。
想起了先前子煌所說禮物的事情,便尋思這送什麼禮物好。
齊太后本是貴族之女,又為後二十多年,自是見了不少珍奇異寶,送的樸素了,怕是太過失禮,送的貴重了,又顯得父王太過虛華。琢磨了一下午,才拿了主意。
喚了定兒去尚食居拿了麵粉蔬果,和了面,打算做幾個餃子送過去。
定兒有些為難,道:“主子,這怕是不妥吧。”
我並未解釋,只多加了瓢水,將那麵糰,又弄得稀了……
過了辰時,各宮妃嬪,已候立在了承安門外。
承安門是內宮南門,出去便是外宮,彙集著各路行政衙門。
子煌早已領著群臣在外宮門外候駕,站在我身前的只皇后一人。
每過半刻,便有個小太監回來報,告知太后的鸞駕到了哪裡。來來回回二十多次,終是有了齊太后進了宮門的訊息。
按理來說,父王應算是扶持皇族一派的,齊太后要我入宮為妃,大概也算是一種拉攏。但拉攏歸拉攏,信不信任又是另外一回事。
父王是忠良之士,而齊太后也是精明之人,現在朝政如此亂,她自會加著萬般的小心。如今要看的,就是她究竟對我父王信任到了什麼程度。
到了將近巳時,終是瞧見太后的鸞駕。
跪拜接迎,又是一派繁雜的宮中禮儀。我跪在地上,稍稍抬頭,便見了位身穿明黃鳳袍的中年女子,被子煌扶著站在了大紅的長毯上。
那就是齊太后。
在先帝時縫補朝政的女人。
四十上下的年紀,身上卻含了幾分風霜意味。
面色很和善,點頭微微笑著,親身扶起了跪在首位的皇后,然後對我們道:“都起來吧。”
我依舊打量著她,心中不知怎地,就是想從她身上讀出來什麼似的。
齊太后卻是在打量著皇后,她臉上的笑容未變,只含笑著道了句好,爾後眼神略微一偏,就不著聲色的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只覺渾身一涼,也來不及收回自己的視線,便只乾硬的垂下了頭。
她的神態語氣自始至終,都沒有過絲毫的改變。
“皇兒啊。”她道:“你大婚的時候我剛好在西郊祭祖,咱們家的這些媳婦,我也沒好好的瞧過,不如這樣,你就每天省下些時間給我,讓我好好跟她們絮叨絮叨。”
子煌恭敬的道了是,齊皇后又往前走了兩步,又道:“你瞧瞧,你瞧瞧,我就說你有福氣,這麼些個入畫似的女子都成了你的媳婦,不過啊,我老了,眼睛怕花,你就叫她們一個一個的去我那宮裡,陪我解乏,知道了麼。”
子煌道是,扶著齊太后又往裡走了去。
接著是安頓,請安,一些繁瑣的事宜,又圍著說了些話,就散了。
而自始至終,子煌卻是未瞧過我一眼。
回了壽德宮,便有小太監過來,說是等太后見完皇后,便要傳見我。我心裡暗暗有些擔心,不是為別的,只是對這位老太后隱隱有些懼意。怕她立時就能看透了我的懼意……
我是懶人!
“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人生,淡到極致的美麗——是淡定而從容!
一杯清茶,一種人生!
第十三章
帶了定兒,提著食盒,起身往齊太后的毓坤宮走了去。
進門迎著的是宮裡的總管太監福喜,今年五十多歲,身體十分健朗,大概平日裡習武鍛鍊,所以臉上也少了幾分老太監的陰氣。
他引著我到了門外廊道上,道:“太后正在跟皇后娘娘說話,還請淑妃娘娘在這裡侯一侯。”說罷便下去了,只留下了我們主僕二人。
此時暮色剛昏,西邊隱隱壓上了幾團厚雲,空氣中夾帶了些潮溼的涼氣,怕是要有雨水過來。
定兒探出頭望了望,關切的道:“主子,天涼了,要不要奴婢給您回去拿件衣服?”
我往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