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了。隨後先丟擲羅彥的奏疏,讓近侍唸了一遍,隨後不管好些人出班想要反駁的情形,將房玄齡叫了出來。
“房中書,你來說說戶部報上來的情況。”
早就準備好的房玄齡,聽到李世民的話,便將自己準備了一晚上的數字逐一念了出來。好些有能力做軍中主帥的將領,對於錢糧的數字自然很在行。一個月多少大軍吃多少糧食,後勤的花用又是多少,在心裡對比一番,還真的發現這仗沒法打。
“這些數字是月初送到戶部的,沒有任何的虛假。今年關中許多人撂荒,山東又大旱,稅收只能看江南一地。如果要防備明年天災,這些稅收就不能擅動。”說完房玄齡總結了這麼一句,算是徹底打破了許多人的夢想。
點點頭,李世民看了一眼還在發呆的朝臣們,說道:“這件事情就此為止,等到秋收結束,看情況再說。”顯然李世民還是有一些幻想的,把時間留到秋收以後,那個時候看情況再說吧。
見李世民已經做好了決定,而且房玄齡說的,好些人也無從反駁。因此只好作罷,到此為止,征伐突厥的事情告一段落。
遠在幽州,都督府在朝會後的幾天內就收到了訊息。本來知道這不能出征的訊息就已經夠讓人鬱悶的了,沒想到更為憂傷的事情還在後頭。這讓大家失望的罪魁禍首,居然就是自己都督府的司馬。
因此羅彥開始了他在幽州的艱難之旅。
普通計程車卒其實想打仗的很少。畢竟作為直接衝鋒陷陣的他們,到了戰場是會死人的。因此直接歸羅彥管的好些人,其實態度還行。
第一個將羅彥視為仇寇的,便是王君廓。
這一不打仗,自己的功勳怎麼來?雖然在幽州自己也算是權傾一時,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是哪裡比得上那些在長安的舒服。
何況大都督平日裡基本上都只有練兵的權利,帶著士卒搞點什麼事情,還得經過李玄道的同意。偏生李玄道又和自己不對付,這不是讓自己難受麼。哪像在京中的那些大將軍,一個個人五人六,吃香喝辣。
心裡極度不爽的王君廓見了羅彥就是一陣大罵。要不是看在羅彥乃李世民的寵臣的份上,王君廓早就動手了。
這天王君廓正式接到朝廷的旨意,嚴令各個折衝府加緊練兵,不得擅自出擊。王君廓只是讓人唸了一遍,便掃興地讓人去請幽州都督府下邊的諸多折衝將領。不過兩天,所有人都來了以後,王君廓可以將羅彥拉來,然後叫人把邸報上的內容一個字不漏唸了一遍。
邸報上的內容,基本就是以那天的朝會內容為主,便是連羅彥的奏疏都抄錄了一段。
待邸報唸完,王君廓再次冷眼看著羅彥,笑道:“如羅司馬所願,我幽燕一地謹遵陛下諭令。不過,這事咱們沒完。等秋收過後,老子會再次上書請戰。孃的,這般好的機會,就被你這等讀書漢給耽誤了。”
面對王君廓再一次的冷言冷語,羅彥什麼話都沒說。因為此時大殿上每個人都盯著自己,要是再多說什麼,自己怕是都有生命危險了。羅彥自忖沒有那麼厲害的嘴炮,能把這些視功勳如爹孃的武夫說得心服口服。
而在王君廓指著羅彥的鼻子罵了一番以後,整個大殿上都是吵嚷聲。尤其是見羅彥一言不發,就那樣聽著王君廓的罵聲,諸多將領便越發放肆。紛紛將自己能想到的最惡毒的話放在了羅彥身上。
整整罵了半晌,這些人都罵的有些累了,王君廓這才罷休。
發生在都督府的這一幕,很快就被有心人給傳揚出去了。而隨著王君廓對自己的態度越發明顯,好些人把對羅彥的不爽就放到了檯面上。
王君廓自不必說,都督府的有些武將就很是下作了。有時候見了羅彥也是橫眉豎眼,壓根不拿他當回事。甚至是低階的軍官,見了羅彥連個禮都不行,直接把他當空氣了。
偏生自己還沒地方說理去。
便是告到王君廓那裡,沒人給自己作證,到最後也不過是惹一身騷。
都督府的將領已經如此了。地方折衝府的將領態度就更過分了,軍情刻意隱瞞,或者就是延誤。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情報的司馬,不過就是個整理文書的。也有些乾脆就把羅彥負責的東西上報到王君廓那裡,壓根不理會羅彥。
對於這些事情,羅彥一件一件記在心上。雖然自己阻攔了這些人升官發財的路,但是從根本上來說羅彥根本就沒有做錯。既然沒錯,那麼羅彥的暴脾氣,越是能忍,越是證明他內心的怒火有多盛。
不過現在自己就是個孤家寡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