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準備好之前,國庫虧空怕是會很嚴重。如今藉著給突厥賞賜的機會,減少一部分庫存,也好延緩危機的到來。”
聽到羅彥這麼說,陸德明一下子坐正,問道:“事情真的嚴重到了這個程度?”
“還沒有,不然陛下早就著急了。我就是想借著這個機會,先把事情拖一拖,然後跟陛下密議。這件事情要是走漏風聲,怕是要出亂子。至於那些朝堂的指責,只要是陛下心中有數,弟子就不會有什麼事情。”
想想自己的弟子被李世民有多看重,陸德明也有些放心了,不過該囑咐的還是得囑咐:“不要因為陛下一時的看重,就肆意妄為。歷朝為王上看重者,身死名滅的不在少數,古有商君,今有劉文靜。你可不要步了後塵。”
商鞅和劉文靜的事情羅彥肯定是知道的,所以也不敢嘴犟,而且他也確實把這話給聽進去了,所以恭敬的說道:“弟子記住了。”
再也沒有什麼好商量的,羅彥這就告退。
回到自己的屋子,長嘆一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這恐怕連一個知我者都沒有。”搖搖頭,開始寫明天的奏疏。
第一百一十一章 承德殿辯世家臣
“臣彥言:天將大任與人,斯人輒逢磨礪。天將大興與國,斯國先逢亂局。而今天狼北出,戎狄來襲,雖曰板蕩之勢,豈非興國之兆乎。前有涇州之勝,後有朝堂之志,突厥勢大,吾豈渺哉?聞其陳兵渭水,然斯遣使長安。夜郎之行,納拜之意。臣不勝欣喜。聖人新登,血染渭水,為其不祥,豈不惜哉。然則納拜必予其名,求和必饋其禮。朝臣多有予其金銀財帛與糧草,求其速退之意,竊以為大謬。
金銀糧草者,戎狄之缺,亦我等之缺。金銀之物,取之深山,冥冥造物,自有定數。予戎狄者眾,吾朝堂可用者寡。糧草一物,生人之本,諸庫豐盈,亦憂天時。予戎狄者眾,吾生黎可食者寡。
欲饋其禮,無損本國者,鹽也。鹽鐵之利,本在豐盈國庫,亦有弱敵之能。吾等賤之,戎狄貴之。然則鹽鐵一事,國之大禁,亡命之徒,亦謀其利。吾予戎狄以金銀,彼以鹽鐵售戎狄。吾予金銀以眾,彼售鹽鐵以眾。獲益於戎狄,牟利於國難,久禁難絕,苛責無功。
而今我等以鹽為禮,重於金銀。比於國內,一千青蚨換之百斤;比於戎狄,百千青蚨換之百斤。其優其劣,一目瞭然。國內售以鹽鐵,換之金銀,後與戎狄,不若節其虛耗,直與青鹽,節其物力,亦斷亡命之根本。
斗膽之言,一家之見。唯意氣勤懇,願君與國安。臣彥再拜。”
第二天的早朝,李世民破例讓羅彥這個七品官進了承德殿,在和朝臣商議了一番怎麼和突厥議和的事情以後。商量到封賞一事,李世民就示意羅彥把自己的奏疏呈上去。
排在最末尾的羅彥,這會而出列,躬身行禮以後,把自己的奏疏遞了上去。
秦王府的老班底自然是沉著冷靜,等著聽羅彥到底怎麼說用食鹽當作封賞的事情。然而其他的朝臣不知道啊,看羅彥的官服就是個七品官,這裡頭因為羅彥一向低調,也有好些人還不認識他的,這會兒就開始私下議論。
“怎的就讓這麼一個後生上來參與朝會了,陛下也實在是太違背禮制了。”這是一位言官說的,反正人家就是司職嘴炮,只要是抓住一點不合禮制的事情,就是要弄出點大動靜來。
“仁兄還是省省吧。你莫看這位後生一臉文弱,這可是殺了齊王的狠人。也不知道里頭出了什麼事情,還沒有收到陛下的封賞,但是人家能參與朝會,也就是這幾個月的事情。我看你還是不要惹事的好。”旁邊還是有認得羅彥的,當下提醒。
“是極是極,原以為這位是犯了什麼事情,被陛下冷落了。看今天這個樣子,怕是簡在帝心,往後怕是要一飛沖天,閣下還是不要觸黴頭的好。”言官們雖然說負責監察上到皇帝下到朝臣的一言一行,可能會得罪好些人,但是也有關係好的,這會兒還是出來提醒。
這位言官慫了,立馬向兩人道謝。
羅彥的奏疏李世民看了一遍以後,就被內侍拿著讀給整個朝堂的人聽。
這一聽之下,可是炸了窩了。羅彥這個膽子也實在是太大了,直接就把向突厥禁售的東西口子給撕開了。這可不行。朝堂上有些是純粹想著羅彥的提議動搖了國本,有些則是想著自己代表的利益受到了損害,所以這個時候,兩種人一起反對,頓時就把朝堂給鬧得和菜市場沒啥區別了。
還好有專門的官員維持朝堂秩序,幾聲肅靜喊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