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態來看羅彥上躥下跳的。誰都知道,征伐突厥這樣的大事,李世民越是重視,就越不會強加干涉軍務。即使是如今率軍的主將,那都是兵部和十二衛的將軍共同參議才有的結果。
誰想到,到最後還真是讓羅彥這傢伙如願了。
“代國公,羅彥是不是到你府上求你了。早知道你讓他求我啊,求我我一定讓他去,雖然我說話不管用。”驚訝過後,人們往往想到的是這裡頭有黑幕。向來好事的程知節站出來,也不管李世民在場,張口便如此問道。
聽了程知節的這話,李靖被弄得有些苦笑不得。看了李世民一眼,見他也一臉好奇,李靖只能如實稟報:“諸君可記得月前羅彥所講《三國演義》,某這些天回到家中,每每思量,便覺得其言之中雖然極盡沙場征伐之慘烈。然隱藏在其中的韜略,逐個挑選出來,讓我也大吃一驚。”
“反覆思慮數遍,才知講此書者,必然精通數算奇謀,更兼人心揣摩,絕非一般人物可言。”
李靖是誰?當世用兵第一。不知道有多少年輕的將領想投入他的門下學習兵法。但是直到如今,他也不過是收了蘇定方一個弟子。擇徒極其嚴格,也就意味著他的眼光之高。可是,如今他居然將羅彥看的比蘇定方都重。
這樣的訊息如何不讓眾人震撼。
“雖然微臣也知道紙上談兵的道理,但是羅彥此人,確實胸中頗多韜略。加之他先前也自請跟隨,微臣一想,這樣的年輕人,確實該給他個機會,讓我們看看他的真本事。”
李靖沒有說出來的是,羅彥自身有能力是一方面,但是他想著藉此讓李世民安心才是更為重要的目的。
畢竟轄制著大唐最精銳的十數萬精兵,自己又不是李世民的鐵桿嫡系,要是不讓自己時刻處於李世民心腹的監視之下,莫說李世民擔心,他自己都擔心。一個張公瑾,雖然是行軍道副總管,但是真要大軍出擊,難免會有分兵的時候,所以還是多帶上幾個為妙。
而這樣既是李世民的心腹,又不會擾亂自己軍事安排的,必然要通曉軍務才行。想來想去,能夠要出來的,也就只有羅彥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三章 邀約諸軍來挑戰
聽了李靖的解釋,李世民呆立半晌。
“既然如此,那就準你所請。原本我還想著遣他充任後軍督糧正使,如今你既然要人,那便給讓他隨你去吧。唉,不想我數番推延,到最後還是讓他如了願。羅彥,你且上前。”
羅彥面露喜色,登時便走上前去,躬身一拜,靜候李世民的差遣。
“你這般迫切地請求參戰,加上代國公懇請。那麼,此次出征,便暫命你為左威衛將軍。顯德殿前的那一千精銳,便劃撥到你的麾下。萬勿令我失望。”李世民也是豁出去了,確定了羅彥出征的事宜,直接將那飽含他心血的精兵扔到羅彥帳下。
正式確定了羅彥的職司之後,這才對李靖說道:“羅彥只能,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詳細的事情我便交給你們私下去談。記住,善用他,不要讓我失望。”
李世民將“不要讓我失望”這六個字重複了兩遍,兩人心裡當然知道這其中的重量。
而這樣的安排,卻讓除當日在顯德殿前的人之外,其他所有人感覺到有些怪異。
不少人心中滿是吶喊:“羅彥是文官啊,是文官。雖然有些武力,可依舊是文官啊。左威衛的將軍是那麼容易暫命的麼?整個左威衛也不過才兩個將軍銜,這戰時突然間多出來一個也就罷了,還給羅彥這樣一個文官。”
“陛下愛護羅彥之心我等都可以理解,但是羅彥素來未曾領過兵,這一上來就領左威衛的將軍,怕諸軍心生不服啊。”魏徵此刻可沒有含糊,立刻出班跟李世民辯解道。
“是啊,要是一個不好,讓軍中變亂,恐怕影響此次出征。陛下還請三思。”房玄齡是跟羅彥沒仇,可是茲事體大,不能不慎重。即便事後他向羅彥道歉,房玄齡也要力諫李世民。
有了這兩位重臣領頭,一時間朝堂成了菜市場,不停地冒出人來。
“行了行了,我既然敢任命他做這個將軍,便有我心中的考量。要是有人不服,只管去挑戰他便是,若是不如人甚多,那便乖乖滾回來做他的中書舍人。”李世民也是被這些臣子搞的有些煩躁,因此大手一揮,將這個難題拋給了羅彥。
聽完這話,羅彥一陣翻白眼。不過李世民也確實夠意思,原本以為給自己一個隨軍參軍就不錯了,誰想到一上來就給了一個將軍,而且手底下還統領著李世民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