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1 / 4)

聽話的孩子就少挨幾句罵,有時是特別乖巧的孩子就討很多便宜,有時是父母親認為公平的原則,在孩子們眼中卻變成偏心、不公平了。如果父母真有偏心的觀念,在孩子們眼中更是憤恨、仇視手足的根源了。有些父母也抱怨要做到絕對公平是很難的,譬如最小的孩子總是需要多照顧一點,身體最弱或是有殘缺的孩子總是會多憐愛他一點,這種種都是父母的愛心,卻是孩子們不能瞭解的。

不過孩子們是否真的無知不講理呢?我自己的經驗是“孩子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十分明白父母是不是偏心(當然有時也會自私),只要父母們能做到百分之*十的公平,他們甚至會慷慨地把父母的愛“讓”給家裡比較特別需要照顧的孩子,他們更能從中學會體貼、同情和謙讓。因此父母的態度實在是指引孩子朝什麼方向發展的指南針。

一個家庭裡最怕有“特權分子”,縱然是一個比較病弱或有殘疾的孩子,如果在“特權”下長大,恐怕也不是他的福氣。我曾聽過一個患小兒麻痺,但是會騎車、游泳,甚至踩縫衣機,心情開朗,性格愉快的女孩告訴我,從小她母親就把她當“健全”的孩子,教她各種技能,特別耐心地照顧她,但是從不特別嬌寵她,做錯了事也像其他兄妹一樣受罰。所以她絕沒有自憐的心理,她認為自己跟別人並無什麼不同。所以她也一直不受那條有殘疾的腿影響,正常地讀書、玩樂,而且有一個十分美滿的婚姻。

那麼,不管從那一方面來看,做父母的對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不製造“特權分子”,把愛平均分給孩子是絕對需要的了。培養孩子們手足之情是對家庭,對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第一節(4)

58 堅守原則

老實說,我並不喜歡工業社會,它殘害了太多的自然,它讓人類變得太現實。今年在美國華盛頓州史波肯舉行的世界博覽會,用“明日的環境”作主題,未嘗不是人類對工業的抗議。但是儘管不喜歡卻也不能脫離,我們不能不認識工業時代的特質,要不然生活裡就會有太多“痛苦的牴觸”。適應時代的能力最好能從小培養,等到性格和觀念都定型以後,再要勉強去適應是不容易的。

我自己覺得“獨立”是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一種適應力,沒有這種能力的話就幾乎在社會上站不住腳。我接觸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在家裡被嬌養慣了的孩子一旦離開家獨自在外面的時候,就會因為不能適應發生了種種問題。有些女孩會想趕快找個“可以依賴”的人立刻結婚,好被別人照顧。有些男孩會過分需要朋友,捲入了幫派。因為工業社會的特質之一是人人都為工作忙,“獨立性”不夠的人會受不了這種“冷落”。他們對於生活上種種瑣事都得親自動手固然感到不習慣的痛苦,在精神上沒有人殷勤照顧更覺得空虛,這些都是很折磨人的苦惱,不是父母當初嬌生慣養能想到的。

有一位母親說“讓小孩子獨立是要狠下心的”,我知道她的意思並不是說對孩子不聞不問,讓他自己去胡亂摸索(街頭沒人管的孩子,雖然有強烈的適應環境能力和獨立的能力,但那並不是值得鼓勵的。)而是母親的愛心不忍讓孩子辛苦學習獨立,有時候明知孩子到了兩三歲時,該訓練他們自己穿簡單的衣服,自己吃飯。但是母親看見他弄了半天還穿不進一隻袖子,或是扒了半天才撥了兩粒飯到嘴裡(有些脾氣急躁的孩子還會氣得漲紅了臉),母親就不忍心了,趕快替他穿,喂他吃。有時候明知應該讓孩子分床睡,但是看他怕成那副可憐樣,哭成那副無助樣,母親就心疼了,趕快抱到大床上來。這一類狠不下心的事太多了,尤其是獨生子女,或是幾個女孩中的一個小男孩,或是太富裕的家庭更是難免,更不能堅守原則。

但是教養孩子必須把眼光放長遠些,誰都不可能永遠把孩子拴在身邊,特別是在工業社會里。那麼教養子女的原則就是為他將來著想了。

59 美德和美貌

好幾年前有位朋友說她不願意生個太漂亮的女兒,因為“太漂亮”對女人來說是個甩不掉的麻煩,而且也是女人奮發向上的阻礙。當時幾位在場的朋友對她群起而攻,認為她太偏激。那時有位老師也在座,他說如果生個很漂亮的女兒,只要同時培養她“真”和“善”的品德,漂亮就不會變成麻煩和阻礙。我們才想起來那位老師自己有個十分漂亮的女兒,正在讀高中,真正是品學兼優。於是大家纏著要他講怎樣教養漂亮的女兒,因為說不定我們也會生個漂亮的女兒呢。

他說千萬不能讓漂亮的女兒因漂亮而驕傲。他家三女一男,其中最漂亮的女兒可以說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