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2 / 4)

小說:柏楊曰(全三冊) 作者:童舟

劉盈這種具有寬厚心靈的人,才能如此地不記舊惡。俗�雲:“�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劉盈從小就在兇爹惡母控制之下,他有什麼辦法反應他的憤怒、悲哀?司馬光輕輕一句:“規勸不聽,繼續號泣規勸。”弟弟已死,庶母已成“人豬”,還有什麼可規勸的?規勸不聽,號泣規勸。號泣規勸再不聽,下一步又該如何?是號泣個沒有完?還是把孃親皇太后的權柄剝奪!如果那樣,司馬光又要責備他不孝了。劉盈被迫逃避,是一種無力感的反應,那是對惡母的悲涼抗議,使人充滿同情。

然而,問題仍在“人豬”。禽獸撲殺對手,目的只在置之於死,不在使對手痛苦。呂雉如果把戚姬一刀斬首,我們可以諒解她的積恨。但用“人豬”殘酷手段,是禽獸不如。我們絕不反對報復,報復是一種激發人類奮鬥進取的最大動力之一。沒有報復之心,便成了一灘泥奴才。而“以德報怨”,更是一種狡獪詐術。連儒家系統開山老祖孔丘都強烈反對,認為應該“以直報怨”,那就是,報復不應超過對方應得的。《基度山恩仇記》上,當鄧迪斯看到檢察官發現妻子和兒子慘死,立刻發瘋時,鄧迪斯就後悔他做得過分。報復超過限度,心腸陰毒;有力量報復而不報復,屬於最高層面的神聖品質,我們在劉盈身上找到。

死不認錯的理論根據

劉盈住未央宮,經常前往長樂宮朝見孃親呂雉,平常無事時,又常常跑去閒逛。而皇帝上街,都威風凜凜,軍警夾道,禁止通行(這就是“出警入蹕”,一種權威展示)。劉盈覺得擾亂社會秩序,就緊傍軍械庫之南(未央宮到長樂宮,中間是武庫)修建雙層大道(複道)。祭祀部長(奉常)叔孫通警告說:“這是高皇帝(劉邦)衣冠出巡的道路,子孫的車馬,怎麼能在上面走?”(皇家禮儀:劉邦生前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每月一次,都要從墓園捧出來,捧到劉邦的祭廟,稱為“遊衣冠”。劉盈的雙層大道,正築在“遊衣冠”那條路上。)劉盈慌忙說:“馬上把它拆掉。”叔孫通勸阻說:“領袖永遠沒有過失,既然已經築成,人民都已經知道,拆除了豈不自承錯誤。我建議陛下在渭水北岸,給高皇帝再建立一座祭廟,這樣的話,‘遊衣冠’時,就不必再到長安城裡的祭廟了。而且對祭廟大加擴建,正是大孝的基礎。”劉盈立即下令在渭水北岸,為劉邦建第二座祭廟。

孟軻曾斥責陳賈,說:“現代的人豈止繼續錯誤下去而已,反而捏造出許多理由,把錯誤說成美德。”但陳賈不過是偶爾幹那麼一票的小人物。叔孫通卻為拒諫飾非,提供理論基礎:“領袖永遠沒有過失。”於是,冥頑不靈兼死不認錯,上行下效,遂成官場中的金科玉律,貽害兩千餘年,使中國人喪失了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到了現在,偶爾發現中國人主動向人道歉時,尤其在高位的中國人主動向屬下道歉時,簡直是一幅美好的圖畫。

誅殺三族

紀元前187年,西漢政府下令廢除秦王朝的“誅殺三族令”及“妖言令”。

誅殺三族(父族、母族、妻族)是秦政府制定的法律,這是專制帝王企圖徹底消除叛逆的手段,謂之“斬草除根”。問題是,叛逆有它產生的條件,一旦條件具備,不要說誅殺三族阻嚇不住,即令誅殺三千族也阻嚇不住。而且因有誅殺三族的恐懼,一旦推翻舊統治者,新統治者的報復性和預防性的屠戮,就更兇惡。中國歷史上,帝王子孫幾乎都被殺光,就是淵源於統治階層先下毒手。

連坐,是野蠻民族的產物,時到20世紀,中國雖不再有誅殺三族,但家屬對罪刑的分擔,仍保持這種餘緒。

呂家班

紀元前180年,西漢王朝皇太后呂雉逝世,政變爆發,呂家班最信任的酈寄,誘騙呂家班交出軍權,呂家班遂全族被屠。

班固曰:“劉恆(西漢王朝五任文帝)在位時,天下人都認為酈寄出賣朋友,見利忘義。然而,酈寄的老爹(酈商)是開國功臣,又被強力挾持,所以摧毀呂祿,安定國家,拯救父親,拯救皇帝,大義已夠。”

根據已知的史料,並沒有呂家班要奪取劉姓政權的證據,呂雉不過一個潑辣的悍婦,跟《紅樓夢》上的王熙鳳是一路貨色。有小聰明,也有惡毒心腸,但沒有瘋狂野心。比起7世紀出現的中國唯一女皇帝武曌女士,呂雉就像一個白痴。呂雉最大的願望不過把她孃家人封王,風光風光而已。封王引起激烈的反應之後,才不得不更堅持封王政策,來保護她的家人和她的弱孫安全。看她餓死劉友,只是為孃家女兒出氣。毒死劉肥,只是因為他坐在她兒子的上席,都非一個胸懷大志的人的作為。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