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為生,因為聰明能幹,後來當上了小小的包工頭。幾年下來積累了19萬元,跑回老家又借了3萬元建了一棟22萬元的房子。結果變得身無分文負債累累,連小孩子的學費也交不起了,後來又不得不回到廣東從零開始打工,建好的房子也沒有任何價值被閒置起來。

5、讓最喜歡從事農業或最擅長農業或不得不留在農村的人留在農村。

也許有人會問,農民都不種地怎麼辦?全國人民吃什麼?我說問這個問題的人根本不懂市場經濟。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者從來只擔心不知道你要什麼,而從來不擔心市場缺什麼。只要農民減少到一定的程度,糧食價格必然上漲,只要漲到農民認為種糧食也是合算的時候,種糧的人就自然多了。甚至有些對種地有興趣的城裡人也可以去農村租塊地種。何況,農民也沒有義務非要以低的糧價來養活城裡人。如果種地的人少了,不但單個農民的產出因耕種面積的增加而提高,農產品的價格也會有所上漲,並且留下來種地的人也是最適合種地的人,這時種地的人也就有可能致富了。

二、政府應該怎樣幫助農民致富

1、真正擔負起“九年義務教育”的責任。

現在很多農村因經濟條件差,交通不方便,人口不集中,使很多地方的“義務教育”流於形式。比方說很多地方校舍破敗,教師素質低,很多學校沒有住宿條件使有些學生上學每天來回要步行2-3個小時甚至更遠。所以,要真正搞好義務教育,一方面要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使更多的優秀教師願意在鄉村學校教書,另一方面要儘可能讓遠離學校的學生能在學校住宿。

2、讓農村人口享受城裡人同樣的“最低生活保障”。

2006年,中國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682元的絕對貧困人口為2158萬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958元的低收入人口為3550萬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於2400元的低收入人口為1億人左右。

現在城市低收入人口基本上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其中成都的最高補貼標準為210元/月,上海城區的最高補貼標準為350元/月,上海農村的最高補貼標準為2800元/年。以上補貼一般實行差額補貼。參照以上標準,我國如果給每一位年收入低於2400元的人補足2400元的收入,預計國家財政只要拿出1500億元就綽綽有餘。對於當前的財政狀況而言,政府完全有這個能力。因為我國去年的財政收入已達到4億元,去年比前年增收7000億元,預計今年比去年將增收12000億元。政府在增收的財政收入中拿出區區1500億元來補貼低收入階層吃飯是很有意義的。

3、進一步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村基礎建設,逐步形成國家支農資金穩定增長的機制,同時建立健全資金使用和管理機制,使國家投入的資金能真正產生效益。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民間融資推動經濟的發展(6)

4、對農民使行起碼的醫療保障,對重大疾病實行“國家救濟制度”;

現在農村雖已開始實行“合作醫療制度”,但農民如果遇到“癌症、腎衰竭、心臟病、白血病、癱瘓”等重大疾病就完全無法招架,甚至出現“一人生病,全家破產”的局面。所以我建議對重大疾病的家庭實行“國家救濟制度”,至於具體的方案有待有關的專家學者認真研究。

5、鼓勵和幫助農民自由移民。

因為傳統的戶籍制度的影響,全國現在還有上千萬人住在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那些地方沒有公路,不通電,甚至連基本的飲用水也很難得到。對於邊緣高寒山區和其他自然環境特別惡劣的地區的人(比方說四川的商州,雲南的潞江、青海的果洛和玉樹),政府應幫助他們移民。對於其他地方的農民,應鼓勵他們憑自己的能力進城或投親靠友自由移民。

6、從長遠發展來看,解決“三農”問題最根本的辦法,還是實行土地的私有化,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今年6月,重慶大學房地產學院院長任宏提出:“中央政府要讓大家都富起來的一個關鍵是農村問題。……如果將農民的土地私有化,承認他們的土地價值和屬性則重慶和成都的三農問題將迎刃而解”。

在任宏看來,農村土地私有化是解決中國農村問題的基本方向。他認為,解決土地產權的問題是遲早的事情,建議對其分步實施,避免社會後遺症。目前的農村土地流轉試點,土地經營權的入股即是明確農村土地經營權的一種重要的表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