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過去一樣與她分享起進來讀的書,與她探討讀書時遇到的疑問。
最初姜映雪根本看不懂那邊提的問題,不過她每次拿那些問題問姜若皎都能得到解答,慢慢地也就安心地和對方通起信來。
哪怕現在看那邊的回信仍有些吃力,姜映雪看到那熟悉的字跡時還是滿心歡喜,就算要多看許多書也一點都不覺得累。
偶爾她還會偷偷翻看姐姐的讀書札記,帶著姐姐發現的問題去把書讀完了,才寫到信裡與那邊討論一番。
不知不覺間年關越來越近了,姜若皎領著姜映雪和清平兩人出去採購年貨。
有了清平在,驢車就歸他了,姐妹倆在前面買,他在後面接了往驢車上放。
離開寺廟大半個月,清平腦門還是光禿禿的,走到外頭很是搶眼,大夥都知道姜家食肆多了個和尚幫廚。
見姜若皎平日裡表現得坦坦蕩蕩,眾人說閒話的心思也就淡了。
這和尚長得也怪俊的,要是當真還俗入贅姜家也未嘗不可。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姜家沒長輩可做主,人姜老闆自己挑一個順眼的夫婿也沒什麼!
與此同時,寇世子也在酒肆中與狐朋狗友小聚。
寇世子最近又和他的狐朋狗友們好上了,主要是他也沒別的朋友,絕交了幾天就覺得百無聊賴。
汪鴻才他們輪流過來說好些天軟話,寇世子很快便忘記上回的不愉快,又與他們天天出去浪蕩。
這日他們坐在酒肆臨街的雅間內,一干紈絝照常趴在窗沿看街上來來往往的美人。
寇世子正喝著小酒,就聽汪鴻才道:“那不是姜家姐妹倆嗎?”
寇世子來了興致,擱下酒杯湊過去一看,果真看到姜家姐妹走了過來,背後還跟著那輛熟悉的破驢車。
只是牽著驢的人不再是姜若皎,而是個臉生的光頭和尚。
汪鴻才在旁邊說道:“聽說這和尚要還俗入贅姜家,也不知是娶姐姐還是娶妹妹。”
寇世子聽了這話,心裡不大高興。
他又看了那光頭和尚幾眼,只覺這光頭和尚長得賊眉鼠眼,一看就不是好人,姜若皎莫不是被他騙了?
要知道這些個當和尚的,個個嘴上說著我佛慈悲,實則很多都唯利是圖,騙起香油錢來可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