鯪省的地市黨委書記,幾乎都是這種態度。
大寧市是N省的省會,儘管沒有明定為副省級城市,市委書記和市長,歷來都是高配的。市委書記就算不由省委副書記兼任也是由省委常委兼任。市長則是享受副部級待遇。胡為民作為大寧市委書記,自然不能以普通的地級市一把手看待,至不濟也要看成各地州市的領頭羊。
胡為民這種滑頭的態度,不說引起高層不滿,起碼也沒加到分。而廖慶開與嚴玉成卻是得了實惠,白建明與周先生,也都順利上了正部級,算得收穫頗豐。
但廖慶開要動胡為民,卻不是為了這個原因。主要是對大寧市的經濟建設工作不滿意。去年寶州市已經超越洪陽市,工農業生產總值排在全省第二位。眼見得就是這一兩年間,大寧市也將被斬落馬下。
廖慶開沒有那種狹隘的地域觀念,認為省會城市就一定要是全省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但大寧市無論在城市規格,財政撥款還是工業基礎、交通便利等方面,都遠遠強於寶州市,結果卻被原先墊底的寶州市緊緊咬住,這就從側面證明大寧市現在的領導班子,至少在經濟建設方面是不盡如人意的。不管怎麼說,省會城市的輻射能力要強於其他地級市。大寧市經濟如果能高速發展,無疑對全省的帶動作用更大。既然上邊出人意料地安排了嚴玉成接替白建明的職務,那麼這個大寧市委書記,在廖慶開看來,柳晉才就是最佳人選。
雖然一次動議沒有透過,又有誰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第二次動議?
胡為民焉得不急?
黎老就是胡為民搬來的救兵。
只要壓住了柳晉才,胡為民覺得省內暫時不會有其他人能對他的地位構成威脅。如果不能上柳晉才,廖慶開估計也不會輕舉妄動。
嚴玉成抽著煙,忽然冒出一句:“你想辦法探探白部長的口風。”
第322章 白建明的口風
要探白建明的口風,有兩個途徑,其一是透過周先生,其二是透過白楊。嚴玉成既這麼說,估計已經和先生聯絡過了。
儘管先生與白建明是同門師兄弟,情誼至好。但如今身居京師,都是正部級大員,相互之間的往來,只有比在省委常委院的時候,更加小心謹慎。先生既不能隨意開口動問,白建明也不能輕易答覆。
越是位高權重,越是要慎言。
嚴玉成擔任省委副書記之後,這個變化就很明顯。便是和我們父子相處,許多時候講話也變得雲山霧罩,不著邊際,聽不聽得明白,要看你的悟性如何了。
白建明現居京師,我自然不能直截了當登門去拜訪。
再說去了也是白去。
主意只能打到白楊頭上了。
為什麼要我這個年輕學生去打探白部長的口風,原因很簡單:白建明和黎老是同一個陣營裡的人。
別看在N省的時候,白建明與廖慶開合作愉快,卻並不代表著他倆的政治立場完全一致。很多時候,只是平衡的需要罷了。嚴玉成和老爸,無疑都打上了廖慶開的烙印,逢到這樣重大的問題,大家都是要避嫌的。
至於周先生,地位卻更加超脫,基本上派系色彩不很明顯。他與嚴玉成和老爸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是源於私交,不是公義。
繞來繞去,這個“重任”就落到了本衙內的頭上。
看來年紀小也有年紀小的好處。
暫時不在體制之內,刺探“情報”就沒有那麼多顧忌。
“白部長,你好!”下午送菲菲回到學校之後,我直接驅車趕赴團省委,來到了學生部副部長辦公室。和嚴菲一樣,我穿了一件黑色的呢子風衣,衣領高高豎起,遮住了大半個臉,往裡瞄了一眼,白楊正伏案疾書,便躡手躡腳進了辦公室,壓著嗓子叫了一聲。
聲音頗有滄桑之感。
白楊壓根沒想到我這時候會出現在她面前,繼續伏案疾書,頭也不抬,問道:“有事嗎?”“很嚴重的問題,有人試圖賄賂團省委最漂亮最年輕的女幹部!”我拼命忍住笑,繼續胡說八道。
“嗯?”白楊聞言抬起頭來。
“小俊?怎麼是你?”一時之間,驚喜交集,渾忘了這是在“莊嚴神聖”的團省委機關,情不自禁伸出手來,要敲我的爆慄。我敢肯定,在白楊溫婉嬌俏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一顆“暴戾”的心!不然怎麼一見到本衙內就想動手呢?自然,以白楊同志身手敏捷的程度而論,除非本衙內故意相讓,否則白部長一次也休想得逞。
這一回也不例外,白部長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