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和供銷社那個司機,兩三百里地從洪陽市趕回來,來不及喘一口氣,就要馬不停蹄地往柳家山趕。
如今供銷社也闊氣了,大棚菜不但給孫有道賺回一頂紮紮實實的官帽子,也為他賺回大把大把硬扎扎的票子,雖說大部分要上繳,以業務需要為名,截留一點置辦兩個小車,改善一下辦公條件,卻也天經地義,無人能有甚閒話。
孫有道一聲“開車”司機倒沒怨言,一踩油門車子就飆出去了。只是在心裡暗暗納罕,這小孩子誰啊,怎的孫主任對他畢恭畢敬?
車子開到柳家山,唐元英一見“向陽縣騰飛機械製造廠”的招牌,就神情激動,連聲道:“想不到想不到,柳家山居然搞起這麼大一個工廠來了。”唐元英乃是向陽縣九里鋪公社人,一張口就是純正鄉音。據他自己說,出去工作二十幾年了,洪陽市搪瓷廠打從建廠開始,他就參與其中,一直幹到退休。離家二十多年,這鄉音居然依舊純正,倒也難得。
來到機械廠辦公室,只有會計張雲霞一個人在,想來五伯和張力都在忙著呢。
張雲霞見我進來,慌忙起身招呼。
“張會計,麻煩你去找我五伯過來,我有事要跟他說。”“哎。”張雲霞正準備倒茶水,聽我這麼說,趕緊放下杯子,一溜小跑出去了。張雲霞本就是石馬區的出納,算得上正宗街上人,無論是氣質還是衣著打扮都顯得與一般農村婦女不同。在柳家山的隊辦企業裡見到這麼一位女幹部似地地人物,唐元英原本就暗暗納罕,見她對我畢恭畢敬,再回想起初見面時孫有道對我親熱中透出的小心巴結,唐元英就更奇怪了,不知這小孩子是什麼來頭,忍不住上下打量起本衙內來。
我知道他心裡想什麼,笑道:“唐工,很多年沒回老家了吧?要不今晚送你回九裡鋪看看?”唐元英搖搖頭:“九里鋪那邊,也沒啥至親地人了。還是工作要緊。”我一豎大拇指,讚道:“唐工不愧是勞動模範!呆會我五伯來了,你倆一定聊得來。”
第142章 敲打敲打
“五伯,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洪陽市搪瓷廠的唐元英工程師。老家是我們向陽縣九里鋪公社的。唐工,這是我五伯,柳家山大隊的支書柳晉文。”我給五伯和唐元英引介。
五伯不知道我忽然找了這麼一個退休老工程師來柳家山幹嘛。洪陽市搪瓷廠?貌似與柳家山沒啥關係。與唐元英握手的時候就有點疑惑。
我又給引介了孫有道和司機。
聽說孫有道是縣供銷社的主任,五伯握手時便加了幾分客氣。
縣供銷社主任,在一縣之地,也算得是個角色了。
寒暄過後,大家落座,張雲霞這才得空奉上茶水。
“五伯,孫主任特意請唐工到柳家山來,是想跟你商量一下,在柳家山建個搪瓷廠。”孫有道有些奇怪地瞧我一眼,心道怎麼變成我的主意了?細細一想,可不就是自己提的頭嗎?小俊這麼說,大約也是不想在唐元英面前洩底。
關於我在騰飛機械廠佔股份的事情,孫有道其實也不是十分了解內幕,只是隱約猜到一點。在這些事情方面,我是很小心的,並不因為孫有道是我的死黨就什麼都不瞞他。
既然是秘密,知道的人自然越少越好。
若不是今天需要我穿針引線搭個橋,我都未必會來這一趟。時間雖然跨進了一九八零年,政策方面。鬆動的程度還很有限。
不過我隱約記得,四大經濟特區就是今年批准建設地,國內第一批中外合資企業,也在今年正式批准成立。市場經濟的逐步啟動,只是個時間問題罷了。
“建搪瓷廠?”五伯如今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了,掌管著騰飛機械廠這麼大的攤子,對於再建個搪瓷廠。倒也並不如何吃驚。馬上就在心裡計算此舉的可行性。
“需要多少資金?”呵呵,五伯現在也開口閉口“資金”不再說“錢”了。
大家都眼望唐元英。
“那要看你建多大規模了。”我笑起來,說道:“一開始,小心點好。一傢伙搞洪陽市搪瓷廠那麼大的規模,肯定是不行的了。”唐元英見我說話一套一套地,更是詫異,瞧我一眼,說道:“單單隻生產臉盆。比較好辦些,如果口杯和搪瓷碗也要生產的話,最起碼需要四臺液壓衝床,一臺卷邊機,一個酸洗車間,一個搪瓷車間,一個噴花車間,一個搪燒車間。一個成品倉,另外龍門吊車這些裝置也是必不可少地……嗯,至少需要投資二十五萬到三十萬……”五伯微微皺起眉頭。騰飛廠賬面上,現在只有十八萬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