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柳縣長,我知道為什麼貴縣要選這麼年輕的縣長了……”李徐麗珍儘管很是辛苦,與柳俊半天交道打下來,對這位年輕縣長的陌生感卻是消除了許多,和他開起了玩笑。
柳俊就爽朗地笑了。
選一個年輕的縣長,精力充沛,能夠經常上山下鄉跑基層瞭解情況,貌似也是條不錯的理由呢。
梅老漢的家,是那種老式的農村建築,有一個很大的堂屋,兩邊各四間房子。在農村,這就算是很大的住宅了,可見梅老漢大兒子的家境,還是不錯的,能建這麼大的瓦屋。
梅老漢的大兒子不在家,只有兒媳在,一個四十七八歲的中年婦女,身體健壯,手腳麻利。見公公領了一大幫子人回家,還一個個氣度儼然,就吃了一驚,一邊忙著招呼客人一邊悄悄打問客人的來歷。
梅老漢就說是縣上和鎮上的幹部,來看果園的。
路上的時候,梅文華私底裡與梅老漢打了招呼,不要洩露柳俊的縣長身份。不然一大幫村民圍了上來,連個飯都吃不好了,那也太對不起人家柳縣長啦。何況還有那麼漂亮的一位“李太”在,圍著人家上下打量,看怪物似的,成何體統?
這段時間,縣裡鎮裡來看果園的幹部倒是不少。
梅老漢的兒媳也不懷疑,只是看柳俊等人的氣度,與一般幹部還是不同,就更加小心翼翼起來。
梅老漢的兒媳和聞訊匆匆趕回家裡的老伴,就手忙腳亂的去準備伙食,梅老漢坐在堂屋裡作陪,與柳俊等人聊天閒扯。不一刻,村支書和村民委員會主任聞訊趕到,卻是將梅文華認了出來,原以為只是普通的縣鎮幹部,不料竟然是鎮委書記大駕光臨,慌得支書村長緊著上前握手問好。
當時電視尚未普及到農村,柳俊不像後世的縣長一般,經常出鏡,支書和村長卻不識得他。待得梅文華介紹說竟然是柳縣長,支書村長當時就暈了菜,整個人都有點抖抖的。
雖說不要驚動大家,支書和村長還是不能瞞著的,不然以後人家終於弄明白了,就要說柳縣長擺架子。
柳俊起身笑著和他們握了手,招呼大家一起坐,扯點閒話。
“梅老,現在村民們的負擔,重不重啊?”柳俊問道。
梅老漢尚未回答,梅文華與支書村長就露出了尷尬的神色,也略略有些詫異。農民負擔重不重,莫非你縣長大人當真不清楚?什麼提留統籌,任務可都是縣政府派下來的。
不知柳縣長如此動問,是何用意!
“還好還好!”梅老漢年紀雖然大些,可不糊塗,才不會當著鎮幹部和村幹部的面告狀,就含含糊糊地說道。
柳俊絲毫不在意鎮村幹部在場,溫和地問道:“去年一年的各種提留和統籌,加在一起,每家每戶平均有多少?”“六七百塊吧!”梅老漢脫口而出,說完就很後悔,連忙加了一句解釋。
“是全年的。”柳俊雙眉微微一皺,問道:“那麼去年每戶的平均年收入是多少?”梅老漢就瞠目結舌,答不上來。
他不是村裡幹部,卻是不清楚柳俊所言的“每戶平均年收入”梅文華嘆了口氣,說道:“平均現金收入一千九百多。”李徐麗珍的眼睛就眯縫了一下,露出詫異的神情。
“提留和統籌沒有那麼多吧?農業稅是固定的!”柳俊蹙眉問道。
見柳縣長蹙了眉頭,梅文華就謹慎起來,想了想,說道:“農業稅是固定的,但是去年,縣裡把秋季的稅收和夏季稅收並在一起徵收,加大了夏糧徵購的比例,如此一來,夏收一季的糧食,全部交了公糧和各項稅費都還不夠了,還有不少村因為統籌和提留不好徵收,也就全部都加在夏糧徵收之中……”梅文華點到即止,不再往下說。
去年是白楊做書記,彭少雄當縣長,梅文華如此說法,有點“揭”兩位領導過失的意思。這兩位,可沒走多遠,一個在省紀委待著,另一位直接就是寧北縣的“一哥”梅文華也不敢多說。
所謂統籌和提留,名目繁多,譬如什麼電費、澆地的水費、土地開發基金、消費稅、水利補償基金、衛生基金、教育附加費、計劃生育費、電影費、民政優撫費、民兵訓練費、建校集資款、修路集資款、電力整改費、土地佔用費、民辦教師工資、鄉村幹部工資等等,不一而足,柳俊這個縣長,有時都記不齊全。一總加起來,就變成每家每戶六七百塊了。而全年的現金收入,戶均也才不到兩千元。
柳俊默默點頭,這中間,很多費用是不必要由農民來負擔的,應該由財政撥款。而很多費用,根本就不應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