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滾滾驚雷,在大家頭上滾過!
合乎條件副省部級幹部也可以考慮。
也就是說,在座的諸人,除了柳俊和魏寧生,都在選拔範圍之內。
一般來說,中央安排省部級幹部赴中央黨校進修,是有一定之規的。除了正常的輪訓,只有預備提拔的幹部,才有這個安排。由中組部醞釀提出,報中央批准。
但這一回的情勢明顯不一樣,柳俊把出這般凌厲手段,就是要快速樹立權威。真要是不配合他的工作,柳書記極有可能向中組部提議,讓某位同志去中央黨校培訓一年半載的。至於後續工作安排,到時再商議不遲。
是不是提拔使用或者調離現職,就要看運氣了。
以嚴柳系現今的聲勢,柳俊完全有這個能力辦到此事。
常委們偶爾投向主席位置上的目光,就或多或少帶上了幾分敬畏之意。
原也知道,中央能夠把柳俊這位最年輕的政治局成員派到D省來,不可能是“興之所至”。現在事實證明,柳書記手段的凌厲老辣,絲毫也不下於前兩任省委書記,甚至猶有過之。
羅良華的發言,一如既往的言簡意賅,沒有多少空話套話,簡單地談了組織部的初步方案之後,羅良華便即合上筆記本,結束了自己的發言。
柳俊微微一笑,說道:“同志們對組織部這個方案有什麼意見,都談談吧。”
看上去柳書記在充分發揚黨內民主精神,謹守規矩,徵求班子每一個成員的意見,事實上早早就把調子定下來了。他問的不是對此事有何意見,是對組織部的方案有何意見。至於幹部交流和黨校培訓,已經成為定論,無需討論了。
這個具體的方案,再怎麼討論,也於事無補。反正一百五十個名額在那擺著呢終歸柳書記要將不怎麼“聽招呼”的中層幹部,通通“趕出”D省去。新交流過來的這批幹部,初到D省,人生地不熟,最好的選擇就是向省委書記靠攏,尋求最強力的支援。
到時候無論是班子裡的哪個成員,沒有了鐵桿的嫡系支撐,還有什麼籌碼和柳書記討價還價?
魏寧生暗暗嘆了口氣,知道自己不得不說話了。早在柳俊剛剛從首都回來時,魏寧生就為了這個事情茶飯不寧。
柳衙內以天子門生的赫赫威勢,揮舞著“尚方寶劍”殺來,還真是難以抵擋。
但是不說話肯定也不行。凡事忍讓,魏寧生這個省長有變成傀儡的可能。原先還以為柳俊會顧忌影響,不胡亂伸手干涉省政府的該管事務,現在看來只是一個美好的想法而已。省政府經濟轉型的方案未能與柳俊保持一致,柳俊便直接伸手“奪權”。都懶得再進行第二次溝通了。
其實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來看,魏寧生決定柳俊這樣做並不是很明智。
三十八歲,位至政治局候補委員,D省省委書記!
柳俊已經創造了國內政壇的最大奇蹟,依照國內政壇的現狀,柳俊現在應該低調低調再低調,儘可能團結好省委班子一干人,安安穩穩地當好這四五年的省委書記。時間到了,資歷也到了,年齡勉強也到了,更進一步乃是鐵板釘釘的事情。相信柳俊再在政治局委員的位置上幹滿一任,只要國內政局不出現驚天變化,嚴柳系不垮掉,放眼全國,已經無人能夠攔得住柳俊成神的步伐。
何必事事處處都咄咄逼人,不肯忍讓半分?
魏寧生不知道,正是因為他那個四年轉型的方案,導致柳俊把出這般凌厲的手段。魏寧生對美國可能爆發的金融危機不敏感,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世界,柳俊卻是親歷。
面對這樣巨大的危機和巨大的機遇,柳俊哪裡還會將區區的官場忌諱放在眼裡?
甚至於他的眼光,也早已超越了國界,直接放眼全球了。
國家前途,在此一戰!
這是柳俊在政治局會議上喊出的“宣言”
魏寧生不理解柳俊的胸懷,也沒有這個長遠的眼光。
“柳書記,同志們,我談談吧。首先我認為薛遠山書記和容百川部長對我們D省的幹部隊伍建設確實是十分關心的。這是好事,是大喜事,讓我們對建設好省裡的幹部隊伍,更加滿懷信心……”
魏寧生的開場白依舊是老套路,先肯定,對中央領導表示仰慕。
不這樣不行。
無論魏寧生在心裡如何反感這個方案,該說的話還得說。直接否定薛遠山和容百川的“好意”,魏寧生可還沒有那麼不通世故。至於反對柳書記的意見,卻是可以的。一省之內,省長也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