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武烈侯為什麼在分封唾手可得的時候放棄了?
王翦不說,他請將軍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這些將軍們無一不是出自豪門大族,對當前的咸陽政局都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們經過一番深思後,唯一得到的答案就是武烈侯要做吞噬中土的“漁翁”。
當秦王政和咸陽宮為了中央集權,與豪門貴族和地方勢力打得兩敗俱傷之後,出面收拾殘局的就是武烈侯,而那時候的武烈侯擁有一個強大的北疆,擁有一支幾十萬人的強悍軍隊,無論是秦王政和咸陽宮,還是豪門貴族和地方勢力,都不是他的對手,都將被他所吞噬,然後,這天下就是武烈侯的天下。
幾天後,王翦再一次召集諸軍統率,做出了與項燕決戰的決策。
現在楚國應該得到了武烈侯帶著北疆大軍殺進齊國,齊國遭到致命打擊敗亡在即的訊息,這個訊息對楚國的打擊之大可想而知,壽春必然驚惶失措,楚軍上下更是人心惶惶。
楚國這時候最怕什麼?當然是害怕武烈侯在攻克臨淄後,率大軍進入淮北戰場,與中原秦軍聯手渡淮作戰。武烈侯進入淮北戰場的可能性有多大?對楚國來說,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無須懷疑。既然武烈侯肯定要進入淮北戰場,那麼楚國會拿出何種對策?退守淮河,力保壽春。
這樣戰局的發展就一目瞭然了,項燕和淮北的楚軍主力不會再打了,再打就被中原秦軍拖住了,那等於給武烈侯南下淮北贏得了足夠的時間,所以項燕要帶著淮北楚軍逐漸後撤。
這就是中原秦軍發動決戰,給予項燕和淮北楚軍致命一擊的最好機會。假如等到武烈侯拿下臨淄,帶著北疆軍撤離了,那戰機也就消失了。
王翦需要這場決戰,以便殺過淮河,為儘快渡江作戰消滅楚國打下基礎。只有消滅楚國,以老秦人為首的功臣們贏得了顯赫功勳,控制了江淮和江東,功臣們才有本錢和咸陽對抗,才有可能逼迫咸陽建立更多的封國,才有機會挑起秦王政和武烈侯、中央和北疆之間的爭鬥。
武烈侯想做“漁翁”?武烈侯做了“漁翁”,功臣們豈不陷入被動?所以,功臣們要做“漁翁”,而讓武烈侯和秦王政這兩頭老虎去打個頭破血流。
王翦的決策贏得了將軍們的一致支援,不分派系,絕對支援,上下齊心。
秦王政看到寶鼎的回信,心中的不安減去了幾分。
在中樞議事上,秦王政做出決策,武烈侯和北疆軍拿下臨淄後,馬上返回北疆,山東鎮戍由公子扶蘇負責,蒙武輔佐。
這一決策在中樞大臣們中間引起了強烈反應。很明顯,秦王政和武烈侯在分封一事上達成了約定,武烈侯為了贏得咸陽的財賦支援發展北疆,向秦王政做出了妥協,幫助秦王政壓制功臣,反對功臣分封。
頓時各種聲音充斥了秦王政的雙耳。
馮劫、蒙嘉等關東系大臣馬上警告秦王政,武烈侯不會放棄分封,這是他的以退為進之策,幾年後等到北疆實力強橫了,秦王政和功臣、中央和地方因為矛盾激烈而打得兩敗俱傷之際,也就是武烈侯出手之時。所以他們的建議是,命令武烈侯繼續南下攻打楚國,加快統一程序的速度,藉此機會消耗武烈侯的實力。
隗狀、王綰、公子騰、公子豹等大臣也建議秦王政把統一大戰繼續下去,一鼓作氣消滅楚國,完成統一大業。
秦王政不為所動。他的心裡非常清楚,繼續攻打楚國,不要說咸陽的財賦支撐不了,更嚴重的是,中央會迅速失去對地方的控制,封國建立得越多,也就意味著距離功臣分封越近,這是秦王政絕對不能接受的事。
秦王政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不是中樞一致要求南征滅楚,而是朝野內外的功臣們對“分封”的強烈慾望,這種慾望讓秦王政有一種無力抵禦之感,如果沒有武烈侯的支援,沒有茅焦、李斯、周青臣這些來自寒門的法家大臣們的支援,秦王政相信自己肯定支撐不住。
秦王政沒有理由直接反對中樞的決策,他只能以武烈侯堅持要在兩個月後返回北疆為藉口,設法拖延,只要拖到武烈侯帶著北疆軍撤軍了,那麼中樞的這一決策也就失去了實施的可能。
中樞大臣們看到秦王政久拖不決,於是又要求秦王政在山東建封國。這個理由很充足,山東距離咸陽太遠,而山東形勢能否迅速穩定下來不但直接關係到中原的穩定,還直接關係到南征滅楚。假如山東的齊人不停地叛亂,中原總是面臨危機,那秦軍又如何南下攻楚?
秦王政同樣沒有理由拒絕。燕南建封國了,代北和江南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