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穩操勝券,公子扶蘇這個誘餌做得非常成功,完全實現了戰前統率部的設想,所以當著諸軍統率的面,武烈侯極力誇獎公子扶蘇,並把此仗的最大功勳送給了公子扶蘇。
諸軍統率對此毫無異議。倒不是因為公子扶蘇獲此功勳後,大大增加了問鼎大秦儲君的機會,而是公子扶蘇的確應該享此殊榮,假如沒有公子扶蘇帶著七萬秦軍將士做誘餌,連續奮戰近四個月,嚴重消耗了齊軍主力的體力和士氣,北疆大軍絕無可能在歷下一戰中摧毀齊軍主力,就此確立了吞滅齊國的絕對優勢。
齊國是不是再無抵抗之力?是不是再無轉敗為勝的可能?不是,這有前車之鑑。
當年樂毅帶著五國聯軍橫掃齊國,半年內連下七十餘城,但在接下來的五年內,齊愍王在琅琊莒城,田單在膠東即墨城卻堅守了整整五年。樂毅為什麼沒有一口氣拿下琅琊莒城和膠東即墨?這是有原因的。
在齊國的版圖上,膠東和琅琊都位於東南,兩郡之間雖有沂山相隔,但水陸兩道暢通,兩郡既可以互為支援,又可以依託沂山保全實力,當時齊國的君王、貴族和軍隊就全部撤到了這個地方繼續堅持。
燕國伐齊的最初目的是報仇,五國聯軍也沒有想到能攻克臨淄,所以當樂毅拿下臨淄後,局勢就變了。燕國想滅掉齊國,吞併齊國的疆土,而秦趙魏韓四國,尤其是趙國,當然不想看到燕國就此強大,假如燕國吞併了齊國,那麼燕國就能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趙國,趙國的安全將受到極大威脅,所以五國聯軍就在臨淄停了下來,五國重新商討瓜分齊國的方案。
趙魏兩國與齊國接壤,當然要瓜分齊國的土地,而秦韓兩國和齊國之間隔著趙魏,不可能瓜分到齊國的土地,最多也就是獲得一些錢財,再說這兩國參戰的目的純粹是從自身安全出發,他們是希望趙燕齊魏四國打得頭破血流,這會給秦韓兩國帶來難以估量的好處。
這種情況下,秦韓兩國當然不願意看到齊國滅亡。齊國滅亡就增加了趙魏燕三國的實力,趙魏燕三國實力增加了,當然對秦韓兩國就不利了,所以他們不願意再打,找了個理由果斷撤軍,帶著戰利品回國了。
秦韓兩國撤軍,趙魏兩國就不安了。大家都在中土爭霸,心裡想什麼一清二楚。當初秦韓兩國積極參加攻齊大戰,就是想讓趙魏兩國沒有後顧之憂,放手攻擊。現在秦韓撤軍,聯盟解散,秦韓兩國隨時可以攻打趙魏,假如趙魏腹背受敵,這仗還怎麼打?
所以趙魏兩國仔細權衡後,也不打了,各自瓜分了一些齊國的城池,撤軍了。
看上去燕國佔了大便宜,可以獨佔齊國大片疆土,但實際上這是趙魏兩國設下的陷阱,燕國進退兩難了。
燕國隔海與齊國相鄰,但在陸地上卻要透過趙國的鉅鹿郡才能進入齊國國境,也就是說,燕國雖然佔據了齊國國土,但燕國的咽喉卻被趙國卡住了。這是其一。其二,以燕國一國的實力,既要防備東胡人入侵,又要時刻提防趙國,那麼它能投到齊國戰場上的兵力實在有限,靠這些有限兵力,燕軍吃不掉齊人。燕軍既然無法徹底摧毀齊人,那就等於給了齊人喘息的時間,雙方的實力此消彼長,戰爭會長久持續,持續的戰爭會給燕國造成重大損耗,甚至會拖垮燕國。燕國和齊國兩敗俱傷,便宜了誰?當然是其他諸侯國,尤其是趙魏兩國。
燕國因此進退兩難。繼續打吧,前景不明,不打吧,又捨不得到嘴的肥肉。
樂毅於是給燕昭王出了個主意,對琅琊的莒城和膠東的即墨圍而不攻,先穩定已佔領地區,以武力鎮懾齊人,以利益收買齊人,以齊國之地的財賦來強大燕國,這樣幾年之後,燕國強大了,齊人也給收服了,而齊國的抵抗力量越來越弱,不堪一擊,如此則齊國之地和齊國之民盡歸於燕,而後燕國足以稱霸中土。
燕昭王採納了此策。這就是齊人憑藉兩座城池堅守五年的原因。其實齊人在這五年裡擁有的不僅是兩座孤城,實際上還包括膠東和琅琊兩郡的大片土地,這才是他們在五年後擊敗燕軍,並收復失地的重要原因。
試想,假如齊人只剩下兩座城池,城裡的人吃什麼喝什麼?城裡的軍隊靠什麼打仗?當田單以火牛陣擊敗燕軍後,田單又拿什麼去收復失地?就算燕人被打敗了,還有在一旁虎視眈眈的趙魏兩國,假如齊軍沒有一定的實力,趙魏兩國的軍隊完全可以乘機殺進來,瓜分齊國。另外在這五年裡,齊燕兩國也是戰爭不斷,燕國就曾經聯合楚國夾擊琅琊郡,結果齊軍擊敗了燕楚兩國,守住了琅琊。種種事實都表明,齊國在這五年裡始終儲存著一定的實力,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