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巧合,但這件事情怎麼看都不像巧合,而是巴蜀人有意為之。現在總算知道答案了,巴蜀人有隗狀這個幕後策劃者,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則可以給老秦人以助力,確保事情可以成功,二則可以趁此機會讓巴蜀人與老秦人建立關係,為後期巴蜀人的崛起做好準備。隗狀算無遺策,每一步都做得完美無缺。
至於隗藏誘惑自己做君侯的事,肯定也是隗狀的主意。隗藏或許不知道隗狀的心思,真心誠意地為自己打算,畢竟巴蜀人要崛起嘛,有自己這個助力當然好了,但誰知隗狀看得遠,未雨綢繆,早早就在秦王心裡埋下了一根刺。有了這根刺,自己不要說做君侯了,恐怕連活下去都成問題。如今想想自己的爵位為什麼升不上去,除了楚系的阻擾外,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自己在咸陽還沒有起步,就給人在背後下了黑手,想想真的萬分鬱悶。
被迫無奈,寶鼎只好自己要官做了,否則這個小夫門監還不知道要做到猴年馬月。
寶鼎本以為秦王會生氣,這樣他就有更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對隗狀的猜測是對的。隗狀這個人無論對大秦帝國的未來,還是對自己的未來,都太重要了,如果能做到知己知彼,即使不能百戰不殆,至少也可以自保,不至於像前幾次一樣給人玩了還不知道。
但秦王的表情,秦王的眼神,讓寶鼎旋即想到了一件事,夜裡在轀車上,秦王為什麼要說那句話?他是有意暴露隗狀的真實面目,還是無心失言?如果是有意為之,秦王的心思就不簡單了,他顯然是旨在挑起自己與隗狀的矛盾。他要用自己,但又對自己不放心,隗狀也是一樣的情況,於是他一句話就挑明瞭隗狀的真實面目,讓自己和隗狀明爭暗鬥,他在其中漁翁得利。後世人都知道帝王御下之術有這麼一個經典的“鷸蚌相爭”的策略,讓兩個下屬互相牽制,互相鬥,帝王則漁翁得利。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是好事,說明秦王要用自己。
是不是真的如此?寶鼎緊張地看著秦王,他就等著秦王開口,只要秦王答應了,那足以說明自己的猜測八九不離十,未來還大有可為啊。
隗狀肯定要做丞相公,這個歷史軌跡不會變。隗狀有著深厚的楚系背景,當秦王把楚系外戚趕出咸陽,楚系的人不會就此樹倒猢猻散,他們還有隗狀,楚系這顆大樹還在,楚系這個龐大的派系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倒了,秦王也沒有那個實力在一夜之間摧毀一個大派系,他也不可能那麼做。如果楚系真的一夜之間轟然傾覆,王國必定受到重創,畢竟王國的治理需要官吏,一夜之間把楚系官吏全部趕走,其結果可想而知,所以秦王的目的就是鞏固和集中王權,自己要有絕對權威,能夠一言九鼎說一不二就行了。
楚系外戚倒了,但楚系不能倒,秦王政不可能自己直接去控制楚系,他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這恐怕就是秦王政和隗狀走到一起的原因吧。隗狀是楚系巴蜀人,由巴蜀人代替楚系外戚成為楚系的中堅力量,但巴蜀人的實力與楚系外戚沒有可比性,巴蜀人沒有權傾一時的條件,如此一來秦王就可以控制楚繫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因為按照歷史軌跡來看,自楚系外戚被趕出咸陽後,大秦的丞相只有三個派系的人輪流出任,楚系的隗狀和李斯、關東人的馮去疾,還有就是老秦人王綰,而隗狀做等一丞相的時間最長,所以歷史的真相可能和自己的猜測相差無幾。
如今自己穿越而來,代替死去的兄弟到了咸陽,揹負著重振老秦人的使命,假如自己成功了,讓老秦人成為咸陽的第一大派系,牢牢壓制住楚系和關東系,那麼,自己是不是有機會去改變歷史,改變帝國的命運?
這一瞬間,寶鼎突然做了一個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老秦人崛起,讓老秦人成為咸陽第一大派系,由此改變帝國的命運,否則這趟自己白活了。
秦王的眉頭逐漸舒展,臉上再度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
寶鼎心裡頓時一鬆。成了,賭對了。
“慎始慎終。”秦王說道,“今夜的事,由駟車庶長和內史處置。蓼園的事,儘快處理好,然後去長陽門做你的門監。”
寶鼎大喜,躬身應諾。
秦王衝他點點頭,然後大步離去。
隗狀和寶鼎、曝布匆忙跟上。
秦王再沒說話,出了秘庫就直接上了轀車。
隗狀則在上車之前向寶鼎躬身致禮。寶鼎一邊還禮一邊冷笑。老子前世做推銷,乾的就是爾虞我詐的事,但老子有良心,不願意坑蒙拐騙背後害人,不願意和同行撕破臉,否則也不止於穿越到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