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造紙。”寶鼎斬釘截鐵地說道,“大秦的權貴有限,官僚有限,豪門和寒門也有限,若要實現官吏儲備,若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就要讓平民子弟也能入學讀書,所以,我必須造紙。”
紙?秦王政和隗狀面面相覷,疑惑不解。
“紙為何物?”秦王政急不可耐地問道。
寶鼎簡要介紹了一下,“我要創造歷史了。”寶鼎笑道,“大王相信嗎?”
秦王政大笑,“你把紙造出來,寡人就相信。”但秦王政顯然對造紙不感興趣,在他看來,用那種神奇的東西代替竹簡木牘,解決不了任何實質問題。這可以理解,紙對歷史和文明的推進作用,是在漫長的時間中逐漸顯現出來的。秦王政這輩子看不到,也體會不到。
“武烈侯,寡人聽說,你曾在晉陽放言,說我大秦十二年內必能統一天下,是嗎?”
寶鼎一雙眼睛馬上望向隗狀。巴蜀人的嘴巴果然不牢,這句話還是傳進了大王的耳中。隗狀神色自若,目光炯炯地望著寶鼎,表現出對這個預測的極大好奇。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這個時代的人包括大秦人自己都不會想到再過十一年,他們將成為中土的主宰,但後世人不一樣,後世人憑藉歷史資料,引經據典詳細分析,早就把大秦統一的必然性歸納得一清二楚。
寶鼎暗自嘆息。沒辦法,自己說漏了嘴,現在說什麼也要把它糊弄過去。不過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最起碼自己這番話可以增加秦王政和隗狀對大秦統一天下的信心,只要鼓起了他們的信心,他們就會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站在即將一統天下的高度去考慮國事國策,那對自己實現歷史軌跡的改變有絕對的幫助。
寶鼎整理了一下思路,娓娓道來。
註釋:
傅籍,因定居而編入戶籍,為正式居民。大秦實行普遍徵兵制,凡適齡男子都必須在專門的名冊登記,並開始服徭役,當時稱此為‘“傅籍”。
第133章 狼來了
寶鼎從全景角度分析大秦的優勢。高瞻遠矚,讓秦王政和隗狀都有一種豁然頓悟的感覺。原來,大秦距離統一,只剩下一步之遙了。
這是真的?還是寶鼎在瞎扯淡?去年秦軍剛剛在河北戰敗,損失十萬人馬,寶鼎親身經歷了那場慘烈的大戰,一轉眼,寶鼎卻說天下盡在大秦掌控之中,這應該是一個瘋子才會說出來的話,但寶鼎有理有據,即使是秦王政和隗狀,也覺得無從辯駁。
只是,從興奮中冷靜下來,看看咬牙死撐的趙國,看看實力不俗的楚國,再看看休養生息了幾十年的齊國,秦王政和隗狀便無法相信寶鼎的預測。十二年,怎麼可能?就算是二十年也未必一統天下,但不管怎麼說,寶鼎這番話確實達到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增強了秦王政和隗狀統一天下的信心。兩人都還年輕。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總之這輩子或許就能建下千古偉業。
現實殘酷而無情,秦王政迅速從千古偉業的遐想中退了出來,再次詢問匈奴人的事。
咸陽再攻河北,的確冒著很大的風險。其實這一仗就是秦王政為鞏固自己的王權而戰,他必須利用這次進攻確保關東人控制軍隊,繼而確保自己進一步鞏固王權,所以這一仗不能敗,無功而返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敗。
為此,秦王政必須確保此次攻擊萬無一失。他和關東人也想到了匈奴人,因為北疆的局勢變了,匈奴人已經獲得了南下擄掠的條件,誰也不敢保證匈奴人不會寇邊,所以,秦王政和關東人也贊同寶鼎的建議,把北軍調到上郡,確保長城一線的安全。
問題也就出在這裡,這個建議是公子寶鼎提出來的。以公子寶鼎的行事風格,他主動提出把軍隊調到上郡,必有所為,何為?不用腦子想都知道,他要打匈奴人,他要幫助老秦人建功,幫助老秦人儘快返回軍隊。
這事就複雜了。假如公子寶鼎把匈奴人誘到長城,上郡爆發大戰,那河北大戰必定中止。這不僅因為咸陽無法支撐兩線作戰,更重要的是擔心匈奴人突破長城險隘,威脅關中。
寶鼎啥意思?他當真要打匈奴?不會。既然不會,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他放出風聲的目的是有意阻止蒙武攻打河北。
秦王政為此召見寶鼎,想問個明白。
他當然不願意把老秦人統統趕出軍隊,畢竟老秦人是軍隊的根基,想趕也趕不掉,他只是想把王翦、麃公這些元老趕出軍隊,他要的是軍隊的控制權,但老秦人和公子寶鼎顯然誤解了,所以他打算與寶鼎開誠佈公地談一次。
誰知寶鼎要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