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3 / 4)

國力所在。大秦試圖利用西南策略的實施來持續消耗楚國的國力,而楚國對秦人的險惡用心當然一清二楚,他們將計就計,也利用對西南策略的援助來消耗秦國。西南策略所需龐大,楚國的援助畢竟有限,主要還是靠秦國的投入,楚國則試圖利用自己的援助把秦國牢牢拖在西南策略上,繼而持續消耗大秦的國力。

呂不韋主持修建的洛涇大渠就是一個例子。這個策略最早來自韓人鄭國。後來秦人說這是韓人的陰謀,以誘惑秦人修建洛涇大渠來消耗秦國國力,阻止秦國攻打中原。

現在秦人自己拿出一個西南策略,要開拓西南蠻荒之地,要在南嶺開鑿大渠,這本身就是一個嚴重消耗國力的事,假如楚國能用最小代價讓秦國持續實施西南策略,讓秦人在南嶺開鑿大渠,那必定可以嚴重消耗大秦國力,這對楚國顯然有利,最起碼可以給楚國贏得恢復元氣的時間。

正是得益於楚國的援助,江南不但在十八方鎮的墾荒耕種上取得了成功,在開鑿大渠一事上也取得了飛速進展。

陳祿到了江南後,在武烈侯的全力支援下,全身心投入到大渠的建設上,除了打通湘桂谷地的道路外,就是著手進行開渠的準備工作,主要是器械和物資的囤積,而最重要的工作則是勘探地形,設計開鑿方案。

南嶺大渠的作用就是航運,航運最關鍵的就是連通湘水和離水。有水就能同船,這事說起來並不複雜,如果是在平原開鑿,那當然簡單,但在南嶺這種地形,那就複雜了。

陳祿經過數個月的勘探,幾乎踏遍了老山界,最終拿出了一個既簡單又實用的方案,那就是利用湘桂谷地的地勢落差,引湘入離,就是把湘水引入離水,繼而連通兩條大江。這是南嶺大渠最為關鍵的部分,這個思路不能拿出來,誰也不知道這條大渠如何開鑿。

既然是引湘入離,把湘水引入離水,那首先就要分流湘水,把湘水的一部分引入離水,於是在湘水上游鑄造鏵嘴。鏵嘴用大石砌成,銳削如鏵犁。鏵嘴將湘水上游之水一分為二,三分入離,七分歸湘。

“三分入離”由南渠承擔。南渠就是人工開鑿的運河了,在湘水故道的南側,引湘水而下,途中與始安水、靈河、大榕水相接,最後流進離水。

“七分歸湘”則有北渠承擔。北渠也是人工開鑿的運河,在湘水故道的北側。因為湘水上游已經築壩斷流,所以必須在湘江故道的北側開鑿一條北渠,把運河和湘水連為一體。

鏵嘴分流,南渠入離,北渠入湘,這個工程的主體構架就出來了。

接下來的問題又來了,大河有枯水季節,也有山洪暴發的時候,如何確保水源的正常?

陳祿提出修築大小天平石堤。

天平石堤就是攔水堤壩。這個堤壩呈“人”字形,左為大天平石堤,右為小天平石堤。

大天平石堤伸向東岸,與北渠口相接。小天平石堤伸向西岸,與南渠口相接。鏵嘴就位於這道“人”子形石堤的前端

天平石堤的頂部當然要低於兩側的河岸,這樣當枯水季節的時候,可以攔截全部江水進入大渠,反之,當洪水氾濫的時候,洪水可以越過堤壩,直接洩進湘水故道。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航運了。運河開鑿好了,如何保證航道的暢通和船隻的執行?

陳祿提出建“陡門”和船閘以提高水位、束水通舟,其中陡門多達四十多處,而船閘則主要修建於河道較淺,水流較急的地方。

這一方案奏報咸陽後,得到了鄭國等一幫水師的贊同,於是南嶺大渠進入了正式開鑿階段。

陳祿的大渠設計簡單實用,而且完全推翻了前期由江南所做的財賦預算。按照這一設計進行開鑿,不但可以大大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重要的是節約了時間。以陳祿的估算,只要人力物力和財力得以保障,兩年多時間就可以完成這條大渠的開鑿。

歷史上這條渠的開鑿前後花了五年時間,扣除論證準備階段,實際大概花費了三四年時間。現在江南已經為此準備了將近一年時間,再加上兩年多時間的開鑿,基本上和歷史相符。

寶鼎為此高興萬分,特意為陳祿請功,親自向秦王政討要官爵。官暫時是不能升了,爵則連升三極。至於陳祿的屬下水師和工匠,也是獎賞豐厚。

江南官員們在欽佩之餘也很高興。現在他們已經放棄置陳祿於死地的想法了。這位監御史不是來奪權的,而是跑來開渠的,事實證明陳祿對武烈侯沒有任何威脅,相反,陳祿自始至終唯武烈侯馬首是瞻,事事請示,唯恐出了差錯,而開鑿方案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