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一過,武烈侯身邊多了兩張陌生面孔,然而,這兩位陌生人的位置太重要了,一個是封君府長史,一個是封君府客卿,都是武烈侯的親信,這意味著什麼?荊軻和趙高是因為什麼緣由得到了武烈侯的信任?
沒有人會得到答案,武烈侯本身就充滿了神秘色彩,在他的背後,秘密永遠多於真相。
眾將在經過驚疑之後旋即恢復正常,不管是桓齮還是王賁,他們對眼前戰局的關心遠遠超過了對武烈侯背後所藏秘密的好奇。
鴻溝東西兩岸的秦軍都已做好攻擊準備。按照武烈侯的要求,司馬鋅最後一次警告項燕,請他交出韓國叛逆,但項燕置若罔聞,不予理睬。攻擊條件已經具備,就等著攻擊命令的下達了。
“楚軍可有迎戰準備?”寶鼎問道。
“當然有,項燕也是百戰悍將,當然會考慮到我們可能要發動突然襲擊。”王賁說道。
“楚王已經下達了命令,答應了我們提出的條件,但項燕陽奉陰違,壽春方面對他無可奈何。”桓齮說道,“項燕其實就是逼著我們發動攻擊,以便狠狠打擊壽春的主和派。楚國朝堂上矛盾激烈,主戰和主和兩派爭執不下,這時候我們發動攻擊,極有可能讓兩派冰釋前嫌,齊心協力對付我們。”
寶鼎知道桓齮擔心什麼,一笑置之。桓齮看到的只是楚國朝政的表面現象,而實際上這裡面牽扯到了更深層次的東西。楚國貴族要的是對王國的控制權,不管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都想拿到這個控制權,而太后和年輕的楚王對此很清楚,他們則想方設法挑起貴族們之間的爭鬥,以維持朝堂上的權力制衡,從而保住他們手上的王權。秦楚這一仗打起來了,可以迅速改變壽春的政治格局,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寶鼎認為楚國貴族無完全可以結束李氏外戚對楚國的控制。
“明天章邯就到了。”寶鼎說道,“告訴各軍統率,按照預定之策,從鴻溝兩岸同時發動攻擊,從東西兩個方向包圍陳。”
司馬鋅、蒙武率先從鄢陵方向展開攻擊。
項燕手上只有上蔡和陳兩地的六萬軍隊,其餘淮北軍隊在泗水郡戍守彭城和相城。秦軍在中原大範圍集結完全超出了項燕的預料,他預感到秦軍要以重兵攻擊楚國,乘著楚國受創未復之際,把楚軍趕到淮河以南,如此秦軍就在中原戰場上佔據了絕對優勢,不但可以牢牢壓制住齊國,更能對趙國展開全面攻擊。
項燕為此聯合陳侯李園、上柱國景纓一次次上奏壽春,請求壽春徵調全國之兵死守淮北,李園和景纓更是在壽春使出了渾身解數,奔走於王宮內外,但因為去年兵敗中原,以陽文君熊嶽為首的主和派控制了朝政,而李太后本來就中意連橫之策,導致主戰派的努力不但未見成效,反而讓李太后、楚王和陽文君等一幫主和大臣們對主戰之論更是深惡痛絕,堅決拒絕了增兵之議,並向秦國做出了更大的妥協。
項燕手中的兵力嚴重不足,而淮北的上蔡、陳和泗水三郡的官員們眼看秦軍大兵壓境,淮北岌岌可危,不但不予支援,反而驚慌失措,紛紛攜帶家眷財物南逃而去。
就在這個時侯,秦軍發動了攻擊,大軍從鴻溝東西兩岸急速殺進。
項燕不敢在野外與秦軍決戰,一邊下令後撤,據城堅守,一邊急報壽春,請求增援。
項燕不戰而撤,正中秦軍下懷。
桓齮、王賁率軍從鴻溝東岸火速推進。
兩天後,秦軍包圍了陳,號稱二十萬大軍,做出連營十里之勢。司馬鋅射書城內,命令項燕馬上交出韓國叛逆,否則揮軍攻城。
項燕指揮城內軍民全力死守,發誓與城池共存亡。
武烈侯公子寶鼎帶著三萬步騎大軍直殺壽春。
從陳到壽春六百餘里。曝布、熊庸、烏重、趙高和王離五人各帶一千騎,日夜兼程,風馳電掣,先行殺到淮河岸邊,搶佔渡口,擄掠船隻,並在沿淮一帶燒殺擄掠,給攻擊軍隊囤積糧草。
章邯和辛勝的兩萬步軍則乘坐千輛輜重車隨後跟進,與騎軍並駕齊驅,速度極快。
這種以車代步加快行軍速度的辦法就是武烈侯想出來的,實際施行的效果非常好。本來這些輜重車用來運糧草武器,但這次南下攻擊沒有糧草武器可運,寶鼎靈機一動便想出了以馬車運送軍隊的辦法,如此一來便保證了步軍的行軍速度和機動性,更重要的是,它在節省了步軍體力的同時,也可以讓步軍在任何時刻都可以輔以車陣迎敵,可謂一舉多得。
東方無畏指揮三千騎前方開道,打探方圓五十里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