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拜服之色。
扶蘇、蒙武和隗藏等人不免疑惑。自從見到武烈侯開始,就沒有看到他有心情沉重愁眉不展的時候,似乎成竹在胸。長史趙高也是一樣。趙高在蓼園位高權重,如果說武烈侯為了穩定人心故意裝出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那趙高的輕鬆寫意就完全不同了。從趙高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武烈侯的確有力挽狂瀾之策。
趙高看到眾人的目光都盯著他,不禁撫須而笑,“你們忽略了韓人和魏人,也忽略了中土大勢和中原局勢之間的利害關係,所以你們始終沒有找到解決中原危機的辦法。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武烈侯遠在代北,遙看中原,反而一眼看穿了中原局勢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被你們忽略的地方。”
眾人更是疑惑不解。
“武烈侯的計策正是要重建韓魏兩國,就此破開死局。”
趙高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震驚四座。重建韓魏兩國?這怎麼可能?
“齊楚兩國接納和幫助韓魏兩國的逃亡貴族,其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什麼?”趙高問道。
“幫助他們重建王國。”扶蘇迫不及待地說道。他有些激動,他預感到叔父又要在中原翻雲覆雨了。叔父果然是天縱之才,這世上就沒有他解決不了的事。
當初齊楚兩國為了利用韓魏殘軍不斷地侵擾中原,阻礙秦國控制和穩定中原的速度,不遺餘力地予以幫助,而為了激勵韓人和魏人計程車氣,齊楚兩國拿出了最為冠冕堂皇的藉口,那就是幫助他們復國。
這個站在“大義”之上的藉口一旦說出來了,再想改口就難了,所以這次齊楚兩國攻打中原,不管他們真實想法是什麼,高舉的始終是這杆“大義”之旗,而這杆大旗的確給他們帶來了很多便利。韓魏故土上計程車人和庶民看到齊楚兩國的軍隊殺進來了,紛紛夾道歡迎,鼎力相助。
復國當然是韓人和魏人的夢想。雖然秦人在吞併韓魏兩國之後,並沒有血腥屠殺,也沒有肆意盤剝,甚至與他們一起對抗天災,但秦人和他們之間的仇恨太深了,他們對自己的故國還是有相當的感情,如果復國有望,他們當然會選擇復國。
然而,韓魏兩國的逃亡貴族都知道,“大義”不過是強者掩蓋“貪婪”的遮羞布,在利益面前“大義”這塊遮羞布隨時隨地都會被強者扯下,露出他們兇惡獰猙的嘴臉。
假如齊楚兩國佔據了中原,秦軍撤回到函谷關以西,齊楚兩國還會重建韓魏諸侯嗎?當然不會,他們當然會置“大義”於不顧,瓜分中原土地,平分中原利益,至於他們的承諾,早就選擇性地遺忘了。
命運要靠自己主宰,指望齊楚兩國幫他們“復國”根本不切實際。
韓魏兩國逃亡貴族不得不為生存而努力。就今日中原形勢來說,是他們復國的最佳機會,但前提是,秦國不能敗走中原,否則他們連生存空間都沒了。
秦齊楚三國對峙於中原,必須要緩衝,否則隨時都會爆發大戰,但三國目前都沒有決戰的條件,誰都不敢打,誰也打不起,所以必須重新構建屏障,最好的屏障無疑就是重建韓魏兩國。
這就是復國的機會,不過這個機會要靠他們自己去把握,靠他們自己去努力爭取,利用當前中土大勢的發展趨勢和秦齊楚三國的困境,把秦齊楚三國拉到談判桌上,從而給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魏國寧陵君和韓國橫陽君暗中與秦國接觸,就是在主動爭取,試圖把握住這個機會。
韓魏兩國逃亡貴族的想法在秦人眼裡就是“痴心妄想”,根本不予理睬,在齊楚兩國的眼裡也是一樣。
齊國攻打中原,楚國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與其合縱攻擊,說白了就是想瓜分中原。武烈侯重返中原的訊息一傳開,齊楚兩國就知道這一仗基本結束了,不能打了,再打就會把秦人逼急了,武烈侯很瘋狂,假如他一怒之下魚死網破,那齊楚兩國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們等待秦人坐到談判桌上,三家共議瓜分中原。至於“大義”,幫助韓魏復國的事,根本不在他們的謀劃之中。
秦國不願意承認失敗,咸陽更不能接受割地賠城的恥辱。中原一旦因此被齊楚兩國各自搶去一塊,對咸陽來說不僅僅是恥辱,還關係到秦王政和咸陽宮的權威,關係到咸陽的政局發展,關係到朝堂博弈雙方的勝負。
現在秦國在中原戰場上只有三個選擇,一是放棄代北力保中原,二是重建韓魏兩國,斷絕齊楚兩國瓜分中原的心思,三是承認失敗,以割地來換取暫時的和平。
顯然,只有第二個選擇符合秦國的利益,符合秦王政和咸陽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