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部分(2 / 4)

和延續近千年的世家貴族在生存理念上有本質區別。隗清雖然出自世家貴族,但她嫁入巨賈之門,做了家主,凡事便要從琴氏的利益出發。這也是過去幾年隗氏和武烈侯始終保持謹慎的利益交換,而琴氏則大大方方地結盟蓼園的重要原因。

琴氏若要在今日的困境中生存下去,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左右逢源,而若想做到“左右逢源”,不僅僅要與咸陽宮和蓼園保持利益往來,更需要讓咸陽宮和蓼園看到琴氏本身所具有的價值。

琴氏的價值在哪?在隗清看來,假如此次她能斡旋成功,便可以讓咸陽宮和蓼園發現其價值所在,所以她非常希望自己能促成秦王政和武烈侯這對兄弟在政治上的妥協。

妥協的前提是雙方都能滿足自身的利益訴求,因此,隗清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準確地探查到武烈侯的底線。武烈侯的要價太高了,如果她就此歸返咸陽,必定讓秦王政和中樞大失所望。

太傅府諸曹每三日必聚集議事。這天議事畢,唐仰留了下來,試探著說了一句,“琴氏家主還在平城,聽說明日要隨卓老家主去岱海看看。”

寶鼎笑笑,問道,“是不是為難了?”

唐仰很尷尬,苦笑道,“我出自琴氏,家主和大匠相邀,我豈能避而不見?”

“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寶鼎笑道,“於情於理你都應該主動去拜訪,怎能故作不知,避而不見?”

唐仰面露喜色,躬身致謝。

琴氏邀請唐仰,其用意不言而喻。唐仰不敢答應,此乃非常時刻,貿然見面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但不見面同樣有麻煩,所以唐仰考慮再三,還是主動徵詢武烈侯的意見,看看武烈侯能否再給琴氏一個機會。

寶鼎當然不想和巴蜀人徹底撕破臉。他自此與隗氏接觸以來,隗氏就非常謹慎,隗狀更罕有露面,主要事情都是透過當初賦閒在家的隗藏和琴氏進行溝通,這也是寶鼎一直對隗氏保持高度警惕的原因,就怕隗氏倒戈一擊啊。正是因為寶鼎一直有所準備,所以當隗氏在關鍵時刻做出選擇,背棄了雙方的盟約之後,寶鼎也沒有亂了手腳,而是從容應對。

不過政治向來以利益大小做為敵友依據,隗氏與武烈侯如此,與秦王政也同樣如此。

隗氏的政治理念其實更趨於保守,更傾向於“分封”和“世卿世祿”。隗氏在此刻選擇秦王政,並不是因為隗氏的政治理念發生了轉變,而是隗氏著眼於未來,要利用秦王政現在的需要攫取更大的權力,然後盡心盡力扶持公子扶蘇。如果隗氏能夠在未來完全控制朝政,那麼隗氏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就比較簡單了。

歷史上熊氏衰落後,隨之崛起的就是隗氏。隗狀在秦王政時期做了近二十年的大秦第一丞相,巴蜀巨賈寡婦清無論生前還是死後,都深得秦王政的恩寵,由此可以想像隗氏及其背後勢力在大秦的強大。

寡婦清死的時候,始皇帝築臺紀念,這說明當時的隗狀還是大秦第一權臣,但在始皇帝崩亡的前幾年,大秦的第一丞相變成了馮去疾,左丞相也就是第二丞相變成了李斯,關東系在中樞裡佔據了絕對優勢,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推測,假如隗氏代表了當時的豪門貴族和保守勢力,李斯代表了當時的寒門貴族和激進勢力,雙方隨著南征、北伐、“焚書”、“坑儒”等一系列事件,隗氏和他所代表的保守勢力遭到了重創,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公子扶蘇因為犯言直諫,被秦王政趕出了京城,到北疆做監軍去了。

事實上這代表著大秦的王統之爭更趨複雜,以致於政治風暴不斷。秦王政明知自己老邁了,但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繼續拖延儲君的冊立,這是為什麼?難道當時朝堂上對立的兩大勢力當真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從秦王政駕崩,李斯發動沙丘之變,扶蘇自殺,咸陽掀起一陣陣的血雨腥風,秦二世歷三年而亡的帝國崩潰過程來看,當時大秦朝堂上的矛盾的確激烈,對立勢力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而追究其原因,肯定與秦王政以雷霆手段強行實施高度的中央集權制有直接關係。

秦王政之所以不立儲,公子扶蘇之所以做不了儲君,保守勢力和激進勢力之所以你死我活,說到底就是政治理念不同,治國方略不同,對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這應該就是帝國矛盾越來越激烈,最終矛盾爆發,帝國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已知歷史進行反推,公子扶蘇的政治理念顯然與秦王政不一樣。隗氏及其背後的保守勢力不但在朝政的控制權上與激進勢力分庭抗禮,還積極謀劃王統,扶植公子扶蘇,試圖在公子扶蘇繼承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