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仰發洩了一通,心情爽快了,也就閉上了嘴巴。這段時間他常常受到同僚的嘲諷,心裡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今天見到隗清,這腔怒火根本忍不住。
“咸陽已經估計到武烈侯要變革二十等軍功爵,但咸陽不可能讓步太多。”琴唐試探道,“封君之上再建王,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當然不可能了。”唐仰說道,“但咸陽為了阻止變革,肯定要混淆視聽,比如在爵秩等級上做文章,以凸顯武烈侯有割據稱霸之心。武烈侯為了防患於未然,乾脆提出封君之上再建王,就是警告咸陽,不要挑戰他的底線。”
“武烈侯的底線是什麼?”隗清乘機問道。
唐仰笑了起來,“咸陽當真不知?武烈侯在爵秩等級的變革中,其原則就是重建世襲。”
隗清和琴唐再度沉默。兩人離京前,隗狀曾與他們做過一番交談,隗狀當時說得很清楚,中樞已經估計到武烈侯要脅迫咸陽重建世襲,而重建世襲的結果就是武烈侯將贏得寒門軍功貴族的支援,武烈侯將因此進一步控制軍隊和地方,武烈侯的實力也將膨脹到一個可怕的高度,這是咸陽絕對不願看到的事,所以咸陽試圖阻止,至於如何阻止則取決於武烈侯的底線。
“重建世襲的阻力應該是最小的。”唐仰繼續說道,“重建世襲符合各方各階層利益,不過利益有大小而已。”
這句話就沒有說服力了。唐仰支援重建世襲,是因為他是寒門軍功貴族,是最大的受益者,他當然支援,而對於君王,對於宗室、外戚、對於豪門貴族來說,他們本來就控制著王國的權力和財富,制度是他們制定的,權力和財富的再分配比例也是他們制定的,即便是二十等軍功爵制度,某種程度上也是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仔細研究一下,不難發現這一點給予寒門貴族的利益不過是商鞅從他們手指縫裡摳出來的。
這個時代的中央集權制還沒有到達後世的高度,各種集權中央的制度也尚在起步階段,所以世襲制實際上是一直存在,而且在統治階層的治國理念中根深蒂固。秦王政和他的追隨者們如果要實現高度的中央集權,就必須徹底摧毀世襲制。只要世襲存在,就必然阻礙中央集權。
武烈侯偏偏抓住了咸陽的要害,利用合適的時機,毫不猶豫地拔劍相擊。
第384章 不歸路
隗清和琴唐日夜兼程返回咸陽。
右丞相隗狀得知兩人已經回到蘭苑,連夜召見,詢問代北之行的經過。
隗狀在聽完隗清和琴唐的述說後,思考了很久,沉鬱的眼神漸漸變得明亮起來,隱隱約約還帶著一絲喜悅。
武烈侯建議,尊秦王為“皇帝”,在封君之上建王爵,這個意思很好理解,“分封”實質化、規模化,這是對中央集權制的否定。
唐仰代表武烈侯拿出了妥協的底線,在二十等軍功爵上重建世襲。雖然武烈侯並沒有直接提出重建“世卿世祿”制,但一旦把世襲制融入二十等軍功爵制,那麼爵秩等級制度必然會在未來走向“世卿世祿”,可以預見未來的大秦肯定是世家政治,是門閥政治。世家門閥政治與分封制相結合,必然導致中土分裂。
武烈侯的政治理念也是大一統下的中央集權,但他對中土形勢的發展有自己的分析和預測,對統一後的中土形勢較為悲觀,為此他的國策變革策略的基本精神是“保守”,實現高度中央集權的步伐謹慎而緩慢,很多國策根本就是歷史的倒退,不但不能推進中央集權,反而會遏制和阻礙中央集權。
然而,局勢發展到這一步,秦王政和中樞有足夠的理由懷疑,武烈侯的政治理念已經改變了,雖然武烈侯依舊高舉著大一統和中央集權的大旗,在名義上和中央保持一致,但實際上他的所作所為越來越背離中央,正在向分裂大秦摧毀統一大業的方向發展。
“在二十等軍功爵上重建世襲,可以激勵軍隊士氣,確保中原決戰的勝利。”
琴唐看看到隗狀一直凝神沉思,屋內氣氛壓抑,忍不住開口打破了沉默。
“如何世襲,如何最大程度地遏制世襲所帶來的危害,這個主動權完全控制在咸陽手上。”隗清輕聲說道,“我認為武烈侯的條件完全可以接受,否則他恐怕也沒有把握打贏中原決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是很淺顯的道理。”
隗狀面無表情,慢悠悠地說道,“這是唐仰的條件,不是武烈侯的條件。”
隗清和琴唐相視苦笑。武烈侯有必要欺騙他們?隗狀的疑心病是不是太重了?
“沒有武烈侯的首肯,唐仰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