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部分(2 / 4)

只答應建四個封國,北方已經建立的兩個,然後就是江東和西南各建一個。

接著寶鼎把中原決戰之後的中土形勢發展做了一番推衍,把統一戰爭的最後幾個階段做了一番預測。

中原決戰後,寶鼎回北疆構建北疆防禦體系,鎮戍長城,確保大秦的統一程序順利推進,完成統一大業。

中原決戰的目標是齊國,齊國滅亡後,整個大河流域完成了統一,接下來秦軍要南下,要統一大江流域,也就是說,大秦統一戰爭的最後幾場戰鬥依次在淮南、江東和西南戰場進行。

大江是一道天然險阻。大河有封凍的時候,而大江不會封凍,如何渡江成為難題。另外江東吳越之地對秦軍來說非常陌生,北方軍隊進入南方戰場作戰,首先就存在一個水土不服的問題,還有其他諸多不利因素,所以滅楚之戰非常艱苦,根本不存在摧枯拉朽的可能。

用什麼辦法才能在最短時間內以最小代價吞滅楚國?

武烈侯的西南策略在此發揮了重大作用。

秦軍主力拿下淮南後,可以從正面渡江作戰。秦軍東南軍隊聯合水師,從江南的長沙出發,由西向東攻擊。秦軍偏師翻越南嶺,在南嶺大渠這道生命線可以確保糧草輜重的情況下,先行開闢西南,然後從南向北攻擊。如此一來,秦軍對楚國的江東就形成了三路夾擊之勢,滅楚易如反掌。

當寶鼎把大秦統一大江流域的設想完整講述之後,熊啟等三人總算明白了寶鼎的心思。

寶鼎請他們放棄荊宛這塊根基之地,轉而進入西南發展。

開闢西南不僅有功勳,不僅距離咸陽有數千裡之遙,更重要的是,西南要建封國,這給西南建國稱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果將來大秦分土地封諸侯,那麼熊氏肯定可以在西南做個諸侯王。

今日熊氏有旦夕覆滅之禍,他們沒有任何理由拒絕寶鼎的提議。如其在荊宛慘遭咸陽宮的屠戮,倒不如進入西南割據稱霸。

放棄經營了幾十年的根基之地,轉而進入西南蠻荒之地開創新未來,這個決策太大了,不確定因素太多,熊啟、熊熾和魏起三人一邊被寶鼎這個宏大的策略所震驚,一邊也惶惶不安,急切間根本做不了決斷。

“西南策略是你拿出來的,但你在江南待得時間很短,實際執行者是長沙侯和武安侯。”熊熾考慮良久後說道,“即便咸陽按照你的預想進行南方戰爭,在渡江之前先開闢西南戰場,那麼承擔這個重任的也應該是長沙侯和武安侯。”

寶鼎淡然輕笑,“我在洛陽與武成侯、武安侯就此事交換過意見,我也小心試探了一下,實事求是地說,武成侯和武安侯對開闢西南戰場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南嶺大渠的開鑿,如果不是咸陽有意藉此消耗楚國的國力,也不會堅持下去。”

“西南策略的終極目標是開拓西南,擴張疆土。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咸陽的目標是統一中土,暫時還沒有興趣,也不可能去開拓西南,所以不要說武成侯和武安侯對你的建議不以為然,恐怕咸陽也不會採納此策。”魏起說道,“西南蠻荒之地,暫時沒有開拓的價值,而開拓的風險卻極大,稍有不慎就會血本無歸,否則楚國也不至於幾百年來都沒有越過南嶺。從這一點而言,你說開闢西南有助於迅速攻佔江東,有自欺欺人之嫌。在我看來,你實施此策不僅是為了幫助我們熊氏擺脫困境,大概也有拖延統一時間從而給你完成經略北方的用意吧。”

寶鼎不置可否,一笑置之。

魏起的猜測和寶鼎心中所想完全是兩回事。不過可以理解,誰能像寶鼎一樣先知先覺,知道西南戰爭是拖垮帝國的元兇之一?不過寶鼎要解釋清楚,要堅定熊氏進入西南的決心。

“未來的南北戰爭決定了中土的命運,大秦的命運。”寶鼎把天下大勢拿了出來,從匈奴人統一大漠到中土兩線作戰的窘境一一表述,得出的結論就是大秦若想在統一後迅速穩定下來,就必須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就必須先行開闢西南戰場,而大秦在統一後能否迅速穩定又直接關係到大秦政局的發展,關係到大秦能否實施分封。

天下大事的推衍沒有足夠的說服力,最大的說服力還是來源於利益。

長沙侯公子高和武安侯公子騰在中原決戰勝利後,在秦軍即將渡江作戰完成統一大業的時候,是否願意冒著失敗的危險去開闢西南戰場?是否願意眼睜睜地放棄唾手可得的功勳,跑去蠻荒開疆拓土?對於長沙侯公子高來說,是以蠻荒貧瘠的西南做封國好,還是以肥沃富饒的江東做封國好?一目瞭然的事,長沙侯公子高和武安侯公子騰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