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的炮火仍在喧洩,濺起的塵土遮蔽了半邊天空。王名揚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作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問劉世英道:“那麼林君玉呢,你想到過她嗎?”
劉世英思索了片刻,回答道:“想過,而且還夢到過,就在那次日本飛機襲擊我們乘坐的軍列之前的時候。我睡著了,夢見在我們的奮力拼殺下,日本戰敗投降了,我們在勝利的喜悅中回到了重慶,我在街頭歡迎我們的隊伍中看到了林君玉。我非常高興,想跑過去和她說話,這時,林君玉卻一臉驚恐,手指指向我身後的天空。我停下腳步回頭一看,發現隨著一陣嗡嗡聲傳來,不甘失敗的日軍派出大隊飛機襲擊重慶,開始對著人群掃射投彈。我連忙拉著林君玉離開,但林君玉還是被炸死了,倒在了我的懷裡。接著,又有一發炸彈在我面前爆炸了……”
兩人沉默了片刻,王名揚問道:“然後呢?”
劉世英緩緩說道:“然後,我就醒了過來,日軍飛機的進攻也開始了。“
劉世英說完,臉上呈現出一陣痛苦的神色。王名揚安慰他道:“可能是日軍飛機在攻擊我們之前,引擎轉動的聲音傳入了你的耳朵,進入了你的夢中。因此,你會夢到日機會襲擊了重慶,襲擊了林君玉,但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發生。”
劉世英說道:“是的,我也這麼認為,但我同時也感到這是一種預示,一種警告。也許這種事情馬上就會在重慶的天空中上演,夢中的一切都會變成現實,具體的細節會和我夢到的場景有些出入,但事情的總體發展方向很可能和我預想的一樣。事實上,我也不希望那些可怕的事情發生,但我的大腦卻總是傾向於去相信我所看到的一切,即使它只是一個突然出現的夢境,即使它從未發生。”
王名揚低下頭,說道:“你喜歡林君玉,是不是?”
劉世英呆了半響,說道:“是的,你為什麼問這個?”
王名揚看著劉世英的眼睛,回答道:“也許是你們兩人之間存在著某種神秘的聯絡,能夠互相預知即將發生在對方身上的危險,而這種聯絡不會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除非有既深刻又濃郁的潛在因素在施加影響。比如說感情,比如說——愛情……當然這只是我的一種猜測,事實究竟如何,沒有人能夠知道。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多想想事情積極地一面,從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來。”
劉世英點點頭,這是他迄今為止所知道的問題最好的答案。
作者題外話:在第十九章中,日軍開始猛攻城池,劉世英與戰友們抽出大刀,開始與日軍近身拼殺。這次的搏鬥是非常慘烈的,人頭,鮮血和屍體充斥了整個畫面,建議鏡頭能夠妥善處理,不要宣揚暴力和仇恨,也不要拍成了恐怖片。對此我有些擔心,不知道日本的觀眾看到這部電影后會做何感想,也許他們會像對待李小龍主演的電影《精武門》那樣,改一改臺詞,剪一剪鏡頭,以使其符合自己的口味。現在的日本在我看來,已經被右翼勢力所控制,國民的思想和言行都受到監視,這使得我對日本有些敵視加鄙視。雖然日本在戰敗後被麥克阿瑟五星上將狠狠改造了一番,但在今天看來還是留下了許多弊病,根本沒有資格稱得上是一個*國家,日本的未來會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第二十章
早在1936年6月,日本裕仁天皇就批准帝國國防方針和用兵綱領,確立日軍航空部隊計劃。同年8月,在天皇的授意下,陸軍航空兵團司令部成立;10月,海軍特役航空部隊組建。至1937年上半年,日本航空部隊已擁有作戰飛機2700架。1937年11月,日本陸軍航空本部《航空部隊使用法》規定:政略攻擊的實施,屬於破壞地內包括政治,經濟,產業等中樞機關,並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襲敵軍市民,給國民造成極大恐怖,挫敗其意志,迫使其政府首腦儘快投降。
1938年2月16日,日本參謀部首次作出對中國內地應抓緊空中進攻作戰的決定。日本大本營決定把航空部隊作戰方針由協助地面部隊為主攻,變為直接攻擊中國大後方的戰略攻略要地為主,利用空中優勢,單用空軍獲得決定性成果。對從南京撤退到重慶的國民政府實施航空進攻作戰,摧毀敵人抗戰意志,攻擊敵戰略及政略中樞,特別要捕捉,消滅最高統帥的最高政治機關,以壓制,消滅殘存的抗日勢力,從而加快戰爭節奏,使戰爭在於己方有利的狀況下結束。
重慶政府對此有所防範,自遷都之時起,便開始著手建立防空司令部,防空炮火網,空襲警報系統;培養防空人員,組織防空志願隊,藉以防備日機的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