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4 / 4)

小說:全新思維 作者:冥王

阿茲海默痴呆症了(Alzheimer’s)。它們恰恰表示我們大腦是怎樣工作的。故事更容易被人記住,因為在很多方面,故事是我們記憶的主要方式。著名認知語言學家馬克特納(MarkTurner)在他的《文學思維》(TheLiteraryMind)一書中寫過:“敘述的想像——講故事,是一種基本的思維手段,它決定推理能力。它是展望未來、預測、計劃、解釋等的主要方式。大多數我們的經歷、知識和思想是以故事的方式組織的。”

故事感和設計感一樣是人類與生俱來不可分割的一種能力。還記得我上章中提到的纏腰帶的我們的祖先嗎?他拿著燧石在巖壁上刻畫,可算是最早的設計師了。當夜幕降臨,他和夥伴們回家,也許就圍坐在篝火旁,互相講述著一天裡發生的故事,虎口逃生啦,翻新居住的洞穴啦……他的右腦和我們的一樣,有一個天生的“故事文法”幫助他以經歷過的事情去理解世界,而不是以一系列邏輯命題的方式。他透過敘述故事來表達自己並和別人溝通。

儘管故事感很重要,是我們思考的關鍵,但在資訊時代,它被人們誤解了。除了好萊塢、寶萊塢等娛樂行業尊重故事感外,社會上其他行業都認為它是事實的小兄弟(不可靠的兄弟)。故事用來娛樂,事實才能說明問題;故事用來消遣,事實用來揭示;故事用來掩蓋,而事實才是真相。這種觀點具有雙重危害。一方面,正如智力測驗所揭示的,它與人們的思維方式背道而馳;另一方面,在概念時代,低估故事感的重要性,會使你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面臨危機。

事實不是容易找到的。不久以前,世界上大量的資訊和資料還只藏在圖書館落滿灰塵的書架上。其餘的資訊為私人所有,只有口袋鼓鼓的院校和資深的專家們才能接觸得到。如今資訊公開了,隨處隨時可獲得它,幾乎是免費的,而且很快。如果你想找出外包流失的工資總額,只要在搜尋引擎(Google)敲上幾個字,按回車,幾秒種後就可以在螢幕上看到答案。今天輕鬆平常的事情,在15年前會被人認為是不可思議的。比如說有一名13歲的會說英語的扎伊爾小孩,上網很快能找到關於布魯塞爾的近期天氣狀況、IBM股票的收盤價等資訊或者溫斯頓邱吉爾第二任工業財政部長是誰,獲得資訊是如此方便快捷,絲毫不遜於劍橋大學的圖書管理主任。這妙不妙?這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資訊要是多了,並且容易獲得,它的價值就小了。所以誰能把資訊組織起來,使其具有上下文環境,並且有情感地表述出來,這樣的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這就是敘事能力的精華之處——富有情感的內容。

故事感兼具有高概念和高感性。說它是高概念能力,因為故事感讓人們在一定的上下文內容中,一定的背景中去講述,講述的事物更容易被理解。比如,約翰亨利的故事使我們牢牢記住了工業時代早期發生的變化。加里卡斯帕洛夫的故事雖然變換了新的時代背景,但表達了同樣的意思。這種方式更容易讓人記住,也更有意義,假如換成是讓你看無聊的幻燈演示(PPT),你一定會覺得是一種折磨。同時,故事感還是高感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