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淡淡道:“陛下哪裡的話?我不過是遵照先帝遺旨。現在,孩子大了,只恐我的教育能力已經不夠了,精力也不如以前了,只怕耽誤了孩子的前程。還請陛下好好為小太子籌劃,另請德高望重的導師。”
皆大歡喜15
“朕今日來,便是要向太后稟報此事。因為東陽王年齡太大了,不太適合做太子的導師。所以,經過大臣們討論,一致推舉京兆王做太子太傅,然後,讓陸泰等四人配合。京兆王人品可靠,是國家重臣,又是宗親,請太后放心,他們已經制定出了宏兒的詳細的教育計劃。在北武當的日子,每天在玄武宮外的新建東宮授課,逐漸培養宏兒的獨立性格……”
玄武宮外,就是工部這幾個月新隔離出來的東宮,真正小太子的府邸。
從此,小太子的吃喝飲食,便都是在東宮了。
這比直接馬上帶他回平城更加聰明——循序漸進,慢慢地讓他疏離馮太后,走的時候,便不會那麼痛苦了。
弘文帝的智囊團,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少用心思。
馮太后十分乾脆:“好。今日起,就讓宏兒去東宮吧。我相信,京兆王等一定會把他培養成鮮卑人的好皇帝。”
“多謝太后吉言。當然,東宮距離不遠,宏兒若是開頭有不適的,還可以來慈寧宮。太后,你意下如何?”
“陛下已經為宏兒考慮得十分周到了,我沒什麼可說的。”
“那,朕今日就帶宏兒去東宮了。宏兒,還不拜別太后?”
宏兒睜大眼睛,不可思議:“父皇,我今天沒空去東宮啊。上午要寫10個大字,下午要念《論語》呢!晚上太后要給我講《史記》裡的故事,對了,已經講到大禹治水了呢……”
馮太后笑起來,拍拍他的小臉:“宏兒,聽父皇的話。京兆王講課,比太后還有趣的,快去吧。要好好學習,學會了,講給太后聽。太后可是要考你的喲。”
小孩子還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我真不明白,為什麼就不是太后教呢?”
弘文帝一聲令下:“來人,送小太子去東宮。”
浩浩蕩蕩的宮女,太監們上來。
皆大歡喜16
還有很盛大的法架,傘蓋, 清一色的皇太子的正宗的配備,儀式十分完備。弘文帝,真正開始,把兒子一步一步地,往皇帝的寶座上推了。
那浩浩蕩蕩的腳步聲,終於消失在了慈寧宮。
芳菲許久才站起來,走到門口,看外面空曠下來的青山綠水。鮮卑人和漢人培養皇帝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截至目前為止,她認為,是比漢人的許多方法合理的。至少,還不是隻養在深閨婦人手,只和宮女太監廝混的軟腳蝦。
但是,張娘娘和紅雲,紅霞三名時日長久的宮女,卻感覺到了極大的不安。
馮太后,真是每況愈下,徹底失勢了。如果小太子都不在她身邊了,以後,可還怎麼辦呢?
鮮卑貴族們,這是要徹底地把小太子,從她身邊奪走啊。
張娘娘低聲的:“太后,小太子晚上也不回慈寧宮麼?”
她淡淡一笑:“孩子大了,遲早是要離開我的。與其到後來撕心裂肺,不如現在就讓他適應!你們記住,只要小太子不哭鬧,身子好,就不用讓他回來。而且,今後儘量減少去探望他的時間,免得他看見了,引起不必要的擾亂。”
孩子就是這樣,只要疏遠了,時間長了,適應了,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那個孩子長大了會不離開父母的羽翼呢?
如果一味袒護著,一天也離不開,到頭來,豈不是害了孩子,讓孩子遭罪?
她想,弘文帝處理事情的手段,倒是越來越成熟了,這樣的溫水煮青蛙,可比上一次粗暴的帶了孩子貿然離開,好多了。
於是,才明白——這一切的決心,是弘文帝送孩子回北武當的時候,就下定的。
他便是這樣的人,真要決定做什麼了,九頭牛也拉不回。
他傷透了心,終於,從一段泥濘裡走出來了。
沒錯,自己便是他的泥濘——走出來,皆大歡喜。
皆大歡喜17
沒錯,自己便是他的泥濘——走出來,皆大歡喜。
現在,弘文帝才真正是一個皇帝的樣子了。該用的手段,都會用出來,一如他對付林賢妃時的雄才大略。
小太子的第一堂課,是孝道。
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看面前主講的京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