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不幹政,在乎帝王的態度。
弘文帝如果本人不介意,其他人敢多說什麼?就如當初的羅迦,大臣們,終究是臣子罷了!
()
“陛下,他為了你,什麼都肯做。現在,他一個人在平城,又要為了小太子的事情分心……陛下從來重情義,他在小太子身上,寄寓了太多的厚望和憐愛,一旦離開了,豈不分神分心?”
按照那個時代的人來看,弘文帝年過三十,幾乎算得上是中年得子,如此的如珍似寶,就算是一般人,怎捨得動輒半年都見不到自己的兒子?
如果有個知心體貼的女人,伴在身邊,噓寒問暖,有商有量,嬌妻幼子,得意風發之際,何愁決策之出不是事半功倍?
愛5
芳菲做不得聲。
某一刻,心神恍惚。幸福,其實誰不想安寧幸福呢?
弘文帝,他真的是一個很好很好的男子——自己於他,也一直是那種複雜的情懷,縱然是親情也好,愛情也罷,無論什麼,都是濃郁的,驅之不散。
一個女人,替一個男人生了兒子,要說,兩人間,完全是木頭一般,那肯定也太假了。
順從了他,這一生,何愁不能幸福美滿?
至少,沒有了煎熬。
可是,一些心底的痕跡,如何磨滅得了?——自欺欺人可以,豈能自欺欺天?
心裡不是不恨的——他見不得自己好。羅迦,無論死生,都見不得自己好。所以,一再的裝神弄鬼。
就如一個巨大的陰影,橫亙在所有人之間;橫亙在雲山霧海里,舉著大刀,阻攔自己所有通向幸福的可能。
李奕鼓足了勇氣:“太后,我雖然是漢人,漢人有漢人的禮儀,但是,這是北國。鮮卑人根本不像漢人那麼多規矩。喪夫再嫁是非常尋常的事情。先帝已經過世三年了,你何苦如此執著……”
如果李奕這樣的漢臣都不介意,其他人,弘文帝當然更有辦法去擺平,一切的理論根基,他早已樹立好了的。
她痛苦地搖搖頭,李奕,他不會了解的。誰都不會了解。自己不是要為誰守節,不是為了博得一個貞潔的名聲——而是因為痛苦。
一種明知有人在暗處,自己在明處,卻揪不出來的那種痛苦。
“當日,陛下給我王昭君的畫圖……你知道王昭君,她照樣芳名流傳,為世人所敬仰……其實,漢人也罷,鮮卑人也罷,為的不是一種價值觀,而是一種政治訴求,鮮卑人,還活得灑脫一些……太后,其實,你不必那麼自苦!”
“李奕,你該知道,王昭君,她至少當初沒有為老單于火殉過。”
愛6
李奕怔住,想起當年高臺上的一跳。
貞潔熱烈的馮太后,如浴火的鳳凰,痴迷了北國上下,從此,聲名遠播,道德和忠貞的楷模,北國曆史上,最最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筆從此開始。
的確,如何比得王昭君?
如今,又是天下歸心的太后,撫養著北國人民的希望——拓跋家族的希望後裔,一個善良賢淑,任勞任怨的女性楷模!
永遠都是楷模。
一般人犯了錯,不叫錯;楷模犯了錯,就是大錯。
壞人偶爾做了一件好事,人們往往會感動,覺得他良心未泯;但是,若是一個好人,偶爾做了一件錯事——那麼,他很可能成為衣冠禽獸。
從太后到皇后——誰敢冒這樣巨大的風險?
誰敢?
人生,就如一個繭子,遲早都是會鑽進去,被縛住,然後,終其一生。這有什麼辦法呢?冥冥之中,天意就是如此。
()免費電子書下載
“李奕,你不用再勸了,我是不會回去的。”
她話未說完,遠遠地,看見對面,一個白鬚白髮的老道走來。這是通靈道長。
每一次見到她,芳菲心裡都帶著淡淡的怨氣,彷彿一如見到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
通靈道長已經走近,面露笑容:“太后,山上寒冷,不如早早回宮。”
“道長,我該知道,我的任務是在這裡照看小太子。”
“小殿下自然需要看顧,可是,太后,外面的世界也需要看顧。”道長語重心長,“太后,現在南朝皇室骨肉相殘,民不聊生,無數的百姓想來投靠北國。可是,現有的奴隸政策,總是讓他們望而卻步,賣兒賣女,都不敢過來。只要稍稍改變現有的土地政策,北國一定會迅速壯大,賦稅,兵源都會增加……現在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