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4 / 4)

後來,人們就用“運籌帷幄”表示善於策劃用兵,指揮戰爭。現在常指在後方決定作戰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計,考慮決策。

■ 債臺高築

典出《漢書?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後,日以陵夷,至虖厄嶇河洛之間,分為二週,有逃債之臺,被竊鐵之言。

周赧王姬延,即位於公元前314年,東周最後一位君主,他在位時周已勢微。秦國迅速膨脹,已經威脅到周王室的統治,姬延在楚國的慫恿下馬上湊齊了一支五六千人的軍隊。準備以天子的名義號令諸侯國抗秦,但武器、糧餉缺乏。姬延向大戶借糧餉並立下借券以戰利品歸還。公元前256年,姬延命西周公為大將,率軍五千伐秦,並約六國諸侯到伊闕,但近3個月,只有楚、燕兩國派兵前來,因無法與強秦抗衡,只好帶人無功而回。大戶都聚集在宮門外要求姬延兌現諾言。周赧王因無錢還債,躲到了王宮後的一處高臺。

後人稱周赧王所躲的高臺為“逃債臺”。並用“債臺高築”來形容負債累累。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四字篇 第十六章(1)

■ 斬草除根

典出先秦時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荑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

春秋時期,衛、陳一起討伐鄭國,鄭莊公請求講和,但陳桓公欺負鄭國弱小,駁斥了他弟弟勸他保持與鄰國和睦相處的勸告,斷然拒絕了鄭國的求和,並繼續攻打鄭國。兩年後的鄭國強大起來,派兵攻打陳國,諸國因陳國當時的行為拒絕援救,陳國大敗。周朝大夫周任曾說,作為一國之君,就要像除雜草一樣把惡事徹底地剷除,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善事更容易做。但因為陳桓公不懂得這個道理,為自己的國家招致了無法彌補的禍端。

後世便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