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部分(2 / 4)

小說:江山美色 作者:宮本寶藏

佔地利。要想攻城,向來都要花費數倍、甚至十數倍的氣力。舒展威等人都是身經百戰。通告訊息的時候。也是第一時間堅守黎陽和黎陽倉兩地,避不出戰。

黎陽倉亦早早的深溝高壘。堅守不出。要下黎陽倉的困難性。不亞於攻克黎陽。

竇建德見黎陽難克。馬上派兵圍困黎陽。繞城而過。連取衛州、隋興。更過太行山。分兵攻取長平、河內兩郡。

長平眼下由通守殷善達扼守。河內卻是由通守孟善誼鎮守。兩地遽遭攻擊。亦是連連告急。

眾人望著地圖。好像望到硝煙瀰漫。心情沉重。

“竇建德氣勢洶洶。用意已很明確。他準備出乎不意。盡取黃河已北之地。”盧楚道:“他若能達成心願。不但可力壓東都。還可斷我等北上之路。然後他卻和李淵攜手。壓我等退守到黃河以南之地。隔河抗衡。”

魏徵點頭,“盧大人說的不錯,我也如此認為。眼下當務之急,當是出兵北邙山,趁黃河冰封之際,過河援助河內、長平兩郡。長平是我等進攻上黨的根基之地,只要上黨落入我手,可藉此地進攻太原。若失此地,關中有河東庇佑,更是固若金湯。對我等不利。”

蕭布衣、徐世績卻均是沉默不語,盧楚問道:“西梁王,難道你不認可魏御史所言?”

蕭布衣沉吟道:“河內、長平從短期來看,戰略目標並不重要。但是我們若取河東,這兩地無疑是我們進攻河東等地的跳板,這兩地也絕對不能讓出去。可是……”蕭布衣欲言又止,徐世績一旁道:“魏御史說的很有道理,可我覺得,此舉絕非竇建德真正用意所在。”

蕭布衣雙眉一揚,“世績,你認為竇建德是何用意?”

“眼下雖可渡河而戰,但顯然並非開戰的季節。”徐世績沉聲道。

“是啊。”蕭布衣喟嘆道:“我想竇建德就算要戰,總也要等到開春時分……哪裡想到他像火燒屁股一樣,我們若是出兵抗拒,月餘他們可能克我等兩郡數縣,但是隻要三個月的功夫,只要黎陽不克,我們就可將他們逐出這兩地。”

蕭布衣早知道,這個年代出兵並非簡單,所以他素來推崇用最少的兵力創造最大的效益。他的鐵甲騎兵天下聞名,可也不過數千之眾。只有這樣,才能極少受糧秣輜重所限,最大限度發揮奇兵的效果。大軍長途跋涉,對後勤供給絕對是個很大的負擔。徐圓朗雖是十數萬大軍對抗,蕭布衣大可徵百萬雄兵,可卻最多用了五萬兵力,並非兵源不足,而是要考慮到供給的承受之能。竇建德連攻黎陽、河內、長平三地,看似兇猛,但是據蕭布衣估計,已最少用了五六萬的兵力,若是在收穫時節,這些人倒可以搶割野外糧食,以供軍用,可現在天寒地凍,野外顆粒皆無,這數萬大軍的補給已是竇建德最大的弱點。蕭布衣可以毫不猶豫的讓諸地堅守,誘敵深入,然後再派兵斷其糧道,大軍無糧,不攻自敗。

行軍對壘,並非一定要硬碰硬,裝備最精,人手最多就能獲勝。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只要善用其一,然後找出弱點,專攻敵手,當可勝出。

蕭布衣把想法說出,眾人都是點頭,盧楚皺眉道:“聽西梁王一說,老臣亦覺得事情蹊蹺。竇建德並非不擅用兵之人,如此猛攻,到底用意何在呢?”

蕭布衣望向徐世績,“想必世績早有定論。”

徐世績沉著的走到地圖前,伸手比劃道:“西梁王,諸位大人,眼下我們有數線作戰。那就是鄆城的秦將軍對抗羅士信,鉅野的張大人伺機進攻任城的徐圓朗,還有的當然就是竇建德沿黃河北岸拉出的一條戰線,從黎陽一路西進。不知道你們可否注意到,竇建德竟然只在黃河北岸興兵,引發我們的恐慌。對於黃河南岸,他居然秋毫無犯。”

“東都亦是四塞之地,輕易難攻,竇建德不見得有那麼大的胃口。想過黎陽,黃河南岸可是金墉、偃師、虎牢等大城,山脈綿綿,我們早有精兵把守。他們渡河後,就算小有勝利,可若等河道開化。他們若無法迴轉,那可是死無葬身之地!”魏徵道。

徐世績臉色沉重,“竇建德或許可以不攻虎牢。而是渡河後,從原武瓦崗地帶攻擊,要斷秦將軍、張大人的後路。”

盧楚、魏徵都是變了臉色。蕭布衣一拍桌案,“世績說的不錯,我也認為,竇建德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氣勢洶洶前來,誘我們過河增兵,他們卻分兵去包抄秦將軍、張大人的後路。然後和徐圓朗兵合一處進攻我們!”

徐世績點頭道:“只有如此,才能解釋為何竇建德不按常理出兵。”

“既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